冬天的时候,如果晚上下雪,雪达到一定程度,13号线晚上正常停止运营后,车不会都回库,而是留几辆空车,有人开着它们一直往返于东直门和西直门之间,直到第二天开始运营或者雪停。这是为了清理路上的雪,防止积雪太厚影响第二天正常运行。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有个朋友当时就是13号线的,每次冬天聚会到了晚上他看着飘落的雪花都会忧伤的说——你们玩着,我一会可能要去开车扫雪去了。
北京因为其道路纵横有致的城市特点,所以大部分地铁站的四个口对着的方位是有一致性的,一般都是:A口:西北口;B口:东北口;C口:东南口;D口:西南口。从左上的西北口开始,顺时针排列。有些地铁站如果没有四个方向都开口,也会遵从这个规矩,比如有的站只有三个口,没有东北口或东南口,那字母就会跳过去,变成ACD或ABD。比如下面的陶然亭站和高米店北站。
在非高峰期时间,北京公交很有可能比地铁快。北京市区地铁平均旅速基本都在30kph到35kph,并不能达到快速公交车(比如300路,44路,特12路甚至1路等)完全跑起来时候的速度。地铁站相对的比公交站走路的距离更远,换乘距离也更长,遇到大客流的几率也更高,这也浪费了一大部分时间。这样来看,公交车一旦能跑的起来,是可以比地铁快的。
北京所有地铁站都要安检的原因是广场保卫的延伸,是为了保障普通人无法携带危险品进入中央政务核心区。因为任何一个地铁站进入后都会不经任何检查而到达广场。所以为了防止万一,即使是最偏远的郊区地铁站都必须安检。并且在敏感时段安检级别非常高。同样的进出北京的各条高速,国道省道等均设置有安检抽检。也是中央政务区保卫的一部分。
北京的一个特色就是,有很多以高校命名的地铁站,公交车站和路名。例如清华就有,清华东路,清华西路站等等。还有荷清路,双清路这种带“清”的路段。北大少有校名命名的路段。但虽说没有“北大东路”,“北大西路”,实际上北京也有不少用“北大”命名的黄金路段,例如——“中关村北大街。”
京港地铁(4、14、16号线),京城地铁(-),北京轨建(燕房线)。现正式运营的线路中,只有京港地铁的14、16号线使用的是以接触网为受电来源的A型车,除了北京地铁6号线用的是接触网受电的B型车,其他均为第三轨受电的B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