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月初结婚了,婚前一个月,双方家长反复讨论,婚礼当天不搞过分,不放胡椒粉辣椒粉,不拆门……一切和气。结果,那天,新郎,就是我姐夫,递上几个红包,与兄弟玩几个小游戏,就顺利接走新娘了,还有点好笑的,女方的人还会帮忙开门,那个期待丝毫不比接新娘的新郎少。这样的就挺好。
要适而可止。适当的玩闹,可以增加婚礼热闹气氛;过分的,甚至是恶意的玩闹,不予提倡,而且制止。具体做法是,事前的人选要过细,不能凡是亲戚朋友就拉来,属于损友的一律谢绝。事前还要有安排表,越细越好;要有组织纪律,落实到个人。确保安全。
刚刚过去的这个长假,婚闹导致的闹剧或悲剧,单广州就有数起:“又是婚闹!新郎遭朋友绑灯柱屁股挂鞭炮被‘炸开花’”;“婚礼助兴放炮朋友误将新郎私家车烧成铁架”。喜宴变成悲剧,不能不引人反思。如果还当成玩笑,显然不合适。
某个人,据说是新郎,在路边被人扑倒后,一群人拿着几个灭火器一顿猛喷,最后被害人倒地不起,直接送院,后续我没看,也不清楚结果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婚礼,药丸。不喜欢这样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在中国近几年来说应该要检讨一下了。每每在网上看到这些我觉的有点过分了,甚至有点丑陋,甚至有的接近法律问题了。
“大爷大妈组团拦婚车讨喜钱:不给不放行!”。这是“闹婚”还是“劫婚”?你可能不愿再纠缠于抠字眼了吧?内闹不止,外闹必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