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了一匹浑身像火炭一般的“赤兔马”,胆颤心惊地骑到马背上。叔叔告诉我,骑马时身体不要太僵硬,要随着马行走、奔跑的节奏而动身体。马走在土路上,一摇一晃的,马尾巴还一甩一甩的,每甩到我的小腿上,我心中都打一个激灵。突然,马加快了行走的步伐,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紧紧拉着缰绳,大气不敢出。看着叔叔们在马上谈笑风生,我想到了骑赤免马千里走单骑的关公,关公连刮骨疗毒都不怕,我应该向他学习啊。想到这儿,我目光坚定了些,一边默念着叔叔的话,一边放松了身心。叔叔问我敢不敢跟着他小跑一段路,他会保证我的安全,我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叔叔的马上前,我的赤免马在后,两匹马慢慢地奔跑起来。很快我就适应了节奏,身体在马背上一起一伏,凉风吹来,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了威风凛凛的关公,正进行在征途上,感觉豪迈极了。
马夫将我扶上白马,我的心“扑扑”地跳个不停。刚一坐上去,身子就摇摇晃晃,随时都有一种被摔下来的感觉。坐在硬硬的马鞍上,屁股被搁得生疼生疼的。今天想来,真如课文里描述的“锋棱瘦骨成”一样呢!马出发了,马儿的脖子上挂着一串铃铛,走起路来“叮当叮当” 响个不停。尾巴总要一甩一甩的,身子也轻轻左摇右荡,弄得我屁股痒痒的。马蹄上还钉着铁掌。听妈妈说,这是为了保护马蹄,正如我们人要穿鞋一样。我坐在鞍镫上,既兴奋不已又十分惶恐不安。我提心吊胆地紧紧抓住缰绳,希望马儿能放慢脚步。马夫牵着缰绳不紧不慢地跟着。有了他的保护,我扑扑乱跳的心才稍微平静了些。
我和妈妈选了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都是雪白的,身体很强壮,尾巴一甩显得非常威武。选好马后,我迫不及待地爬上了马背,妈妈坐在我的身后,左手紧紧地搂住了我的腰,右手握住了马鞍上的铁环,有一个马童专门为我们牵着马缰绳。开始他只牵了我们一匹马,可是因为游客多马童少,所以他又牵了一匹马。到了半路上,另外一个马童又想让他再牵一匹马,当我们的马童接过第三匹马的缰绳时,这三匹马都受惊了,有的立起了前蹄,有的要向两边跑,这时马童实在拉不住了,就把我们的马松了手,我们的马向斜刺里冲了出去,在冲出去的同时,妈妈做出了果断的决定,妈妈用左臂抱紧我向右边一倒,从马背上滚了下来。
爸爸拍了下马儿的屁股,那马儿便如同吃了兴奋剂般往前奔跑,而我则随着它的奔跑不停地摇晃着,突如其来的奔跑吓得我尖叫了一声,只得抱着马身闭着眼睛,而脑袋里则一片空白。“不要怕,抓住缰绳。”这时,爸爸站在远处对着我喊了一声。可是即使是这样说但我心里的害怕也无法消退,看着马儿如此“不听话”,我在心里不知咒骂了它多少会。可是待在它身上久了,也好像是习惯了,害怕就一点一点的减退下来,我尝试着立起身体,拉着缰绳,小心翼翼的,慢慢地,结果马儿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挣扎,而是很温驯的仿佛听得懂我的话。
来到西丽马场,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往马棚跑。哇!马真多呀,听骑士说,这里有三百多匹马。有高高大大、油黑油黑的英国纯种马,有长长鬃毛的蒙古战马,还有云南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常见的“迷你马”……其中有一匹来自澳洲的良种马叫玛利亚,她正像自己的名字一样美丽文静,半躺在地上,微闭着眼睛,享受着清风的吹拂。还有一匹叫“黑子”的蒙古马,我想他从前一定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自由自在地飞奔,如今却被圈养起来,好像十分不习惯,不停地提起前蹄嘶叫着,可能在思念自己的故乡大草原吧。
以为会很顺利,可是没想到的是在开始骑的时候它却像雕塑般怎么也不肯走,爸爸对我说,拉它的缰绳,可是心里的害怕却愈加浓烈,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摔下马的情节,想到这,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此时头顶的太阳像是更加刺眼,火辣辣的使我不停地流汗,现在我可是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了,如果在这时毅然跳下马那简直浪费了这次旅程,并且下不下得来还成问题呢,但如果是继续待在这马上,心里的害怕就始终消不了。左右为难的感觉我现在倒是尝了个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