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管这天叫五豆节,快过年了,有一些民俗大家不一定知道。下面就说说农历腊月初五,每当过年到了腊月初五,在人们的心中,这个年算是过完了。初五也叫‘’破‘’五,过年以接近尾声。在北方一些省区家家户户吃“五豆”,这是几千年来传下来的风俗。 所谓吃“五豆”,就是吃用五样豆子熬成的粥。俗称五豆节或吃五豆。 关中人是为了纪念周代的农耕始祖神后稷,历史上有盛大的庙会。
在我们的家乡,农历的腊月初五,我国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管这天叫“五豆”了。“五豆”就是用多种多样的豆子熬成的一种早饭(或叫粥)。这些不同品种的豆子都是农人自己种的,象征着一年来风调雨顺所取得的丰收,又寄托期望来年再遇好年景。这种民俗在我国许多地区广泛流传长达千百年之久,己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文化习惯。其实也是汉民族歺饮文化的一种。
在先一天晚上,取出五样豆子,如大豆、黄豆、绿豆、豌豆、打江豆等,先在清水中泡一宵,第二天早晨起床后,主妇们淘米(大米、小米皆可)煮粥,放进已泡好的五样豆,就熬成一锅丰盛的“五豆粥”了。腊月初五这天的第一顿饭,就是吃“五豆”。家家如此,概莫例外,已形成一种既定的风俗习惯。
在腊月十五这天,很多地方盛行着拜玉帝的风俗,这是过春节前的一项重要内容。拜玉皇大帝,也叫做“祭玉帝.祈平安”,听老人们讲,玉皇大帝姓张名坚,少时聪明善良,长大仁爱慈悲,他继承王位后,治理国家有方。上任不久,就把王位让给大臣,深居山中,虔心修行,经过一亿三千二百劫磨难,后修得正果,升为天上的玉皇大帝,专司保护和造福芸芸众生的重任。这抑或就是人们敬重老天爷的缘故吧。
我们这里叫五豆会,是古会一年一次,吃完五豆饭就上五豆会,有卖各钟东西,应有尽有,各种吃食,人多的不得了,男人天刚亮就拉看狗到沙地撵兔去了,下午回来到五豆会上吃饭。
腊月初五这天的第一顿饭,就是吃“五豆”。家家如此,概莫例外,已形成一种既定的风俗习惯。俗话说:“吃了五豆就糊涂。”意思是说,全年辛勤劳动,节俭过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