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的是你现在可以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反社会,反人类”的,代表你还可以清晰理智的思考。
反社会反人类的想法有时候突然出现这是正常的,它更接近于一种异想天开,就像人堵车生气的时候就会想:真想把路上的车一包炸药全炸了算了。这种想法,是个正常人都有,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它。
如果你发现近期你越来越频繁的思考反社会反人类的事情,那可能是你的压力发泄出了问题。你要先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最近压力是不是特别大,事情特别多。还是遭遇了什么打击导致内心很崩溃,要试着自己疏导自己,不要日日夜夜去想它,容易陷进去。
经过一段时间你要发现你似乎接受了这些反人类反社会的事,并且觉得很正常,甚至希望付诸实践,请你一定要去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越快越好,因为真正的反社会人格都是从不自知开始,长期不接受治疗你会被这种不自知所腐蚀,慢慢把道德界限模糊化,这是可怕的事情。
这涉及到一个心理领域里的良知,如果发现自己有一些反人类反社会的想法,我建议可以读一下这一本书,或者找心理医生咨询。
以下就来简单的来说一下《当良知沉睡》的一些精华。分三个部分,相信对你很有启迪帮助。
一、什么是良知
良知来源于爱的能力和义务感,良知就是基于情感附加的义务感。当缺失良知时,就意味着我们会陷入反人类思维,形成反社会人格。
二、反社会人格者的表现形式
如果一个人没有爱的能力,就代表他不能心存善念。伤害他人甚至伤害亲人,并不会让他感觉到任何不适,农夫与蛇的故事说的就是这种人。
如果这个人还同时缺失了义务感,那基本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围。他们的内心将不会有任何约束。
三、如何辨认生活中的“反社会人格者”
1. 无法遵守社会规范,常常会表现为恶意打破规则。
2. 惯于欺骗和操纵他人。只要有人经常用各种办法,试图扭转你的个人意志,达成自己的目的,那么就是在精神操纵,其中博取同情是最常见的一种。
3. 总是不负责任,惯常推脱。(核心法则)
比如他们会说:你为什么惹我生气呢?你为什么挡我的道呢?你为什么要出现在哪里呢?
4. 易冲动,无法实现计划
主导他行为的原因不是计划,而是情绪。
5. 易怒,具有攻击性
6. 毫无顾及自己或他人的安危
7. 毫无羞愧感
缺失良知的人,一般都会以这样一种面孔出现:没有爱别人的能力,惯于控制他人,毫无责任感。
查看自己是否有以上这些情绪,如果有请重视起来,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现在咨询心理医生,也不一定是要到医院,线上也会开设一些心理咨询,记得早发现早治疗。
爱上心理学来找我。
——旗开我爱心理学,学点心理学,开心一点。
原创文章,转载或采用请联系作者旗开,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