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枪打出头鸟,谁先反抗就谁先死。
可能很多被俘虏的人,都会有一个想法,就是看看有没有人动手,如果有人动手的话,他就一起响应,然后帮忙。只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想法,想看到其他人动手后,自己再帮。
结果,没人动手,就全部死了。
其实,这种情况,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一样。
在抗日战争时期,那个时候,听说几个鬼子,拿几把枪,就可以搞定一个村几十人。有枪固然害怕,如果村民几十个人一起行动的话,那么说不定就一下子把鬼子打死了。
但是,如果村民没有沟通好的话,就单独一个人行动,肯定必死无疑。死了以后,还会被拿来威胁那么村民,说如果谁敢反抗,下场就和他一样,然后再把反抗的人当做靶子,多开几枪,吓唬吓唬那些村民。
你觉得,一个平时连生死都没看到过的人,突然发现有人在你面前开枪,别说反抗了,腿都吓软了。
所以,想要反抗,肯定要有计划才行,不然下场肯定很惨的。
应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面临危险的时候都会变得特别的胆小,并且十分怕死。虽然他们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是他们或许希望自己死的时候能够少受一点痛苦。
我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死刑犯被带到一个庄严的大门前面,狱卒告诉这个死刑犯只要你打开这个门,你就能获得自由,你就可以免除死罪,或许在你打开大门的时候回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个死刑犯想了很久,最后他又回到了自己被关押的牢房,静静的等待死亡。狱卒问这个死刑犯,“你真的决定好了吗?”死刑犯说“是的”。
狱卒很不理解说“为什么”。
死刑犯说“我不知道外面是什么,如果打开门依旧是死,我为什么还要去开门呢?”
狱卒明白了,原来他害怕的是对于某种结果的不确定,所以他宁愿选择一个自己已经知道但是不好的结果。
战场上的战俘也是如此 他们不知道自己反抗之后带来的是什么,所以他们宁愿去接受自己已经知道的结果。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的本性,人都是怕死的,再加上人的从众心理,没有人领导抗争,谁都不出头,这就导致了很多战俘不愿拼死反抗,以为被俘了就可以幸运的避免死亡,却不知道到头来还是免不了奈何桥走一趟。
就拿长平之战来举例子,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的降军,四十万那是什么个概念?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级城市的人口总数,坑杀的话,光挖坑得挖多久。但是赵军也没有进行反抗,四十多万人说死就全死了,哪怕其中有一部分人拼死反抗也能给秦军带来很大的麻烦吧。
再提一下,中国的近代史,从老一辈人的口中了解到,在那个年代,几个人拿着枪就能做到屠村的事。就是因为没人反抗,都怕出头,以为战争跟平民无关,结果却全死了。不提这个了,现在国家强大了,都过去了。
总之,每个人在有活路的时候,都不想死,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但是真心希望,在这种生死关头,大家能一起站出来,共同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