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一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的确深有体会。记得有一年徐夕,我们一家人都兴高采烈回家过年,本是和蔼开心的气氛,可却因为一些事情,老妈和嫂子突然争吵起来。我听到嫂子骂:"你们一家没有一个好人"。这句话深深刺病了我的心,在开心的日子,有什么事大家不能好好相处、相互包容呢!后来经过我们的劝说和批评,她俩也意识到错误,最终缓和了气氛。冲动是魔鬼,退一步海阔天空、风平浪静!
“你别管”。
每次跟家里人沟通的时候,妈妈总会这样说。
因为我时常在外工作,偶尔回一次家。很多事情,我并不能帮上忙。
我能做到只是打电话关心和问候,和干着急却帮不上忙。
而每次问了事情的进展之后,妈妈总会说,你别管。
其实每次听了这简短的三个字之后,内心还是很难受的。、
为自己无力帮忙而内疚。
为自己不能帮父母排忧解难而自责。
生活就是这样,在痛苦中,我们不断的得到成长。这就是人生。
我记得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孩儿和女孩儿在一起三年了,男孩儿为了女孩放弃了很多,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
有一天男孩儿和女孩儿因为一点点小事产生了争吵,男孩儿对女孩儿说我对你付出了这么多,
你难道一点都不领情吗,我为你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你为什么还要任性。
女孩儿回复男孩儿说,我不需要你为我改变任何东西。女孩儿的这句话说的让男孩儿非常的心痛,自己的付出变成了对方的不领情。
在大学时候,一个室友曾经这样说过我“我的胖是一时的你的矮是一辈子的”。
可是我从来没说过她胖啊也从来没觉得她有多胖,身高一直都是我的心病,并且一度为这个而自卑,从初中的时候我就害怕体检害怕站队等一系列和身高有关的活动,她那样说过我之后我更加在乎身高了。或许她也是一句玩笑话吧,我时常这样安慰自己,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还是希望她以后对待别人不要这样说话吧。
作家叶广芩在一次演讲《一个作家眼中的秦岭》中,写了曾周的故事。
曾周是八十年代北大生物系的大学生,在佛坪考察熊猫的时候从山崖掉下来,死了。
周年的时候,他的父亲从广东汕头到三官庙来了,老先生独身一人,坐在曾周的墓前,一言不发,坐了整整一个上午。
老先生在临走的时候,对着大山喊:
周周,爸爸走了,爸爸年纪大了,以后不会再来看你了。
姐姐和我说的“爸妈出车祸了,爸爸已经去世了,妈送去抢救了,你快回来”。一直记得,那是4.27号的早上,正在买早餐的我接到姐姐的电话,对我说了这句话。当时真的完全不敢相信是真的,半天失了声,再确认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
这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让我伤心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突如其来,我完全没有半点准备,当时真的接受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