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小学的时候喜欢吃小卖部5毛一包的各种零食,总是没有钱,眼巴巴地盯着。回来就想,长大了一定要买一大堆,吃个痛快。可是长大后我却不喜欢那些零食了。包括小时候想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地去池塘里捞虾,一定要玩游戏玩到凌晨,一定要天天在外面呆到很晚...但是现在,都不想了。现在也想到再晚一些的时候一定要走遍世界,一定要读十几本书,一定要尝遍所有美食...但是可是到晚一些的时候,又不想了。我想的时候,没有能力去实现;我有能力了,却不想了。这样想想,就会觉得很难过。
记忆很深刻,小时候看了《士兵突击》看了《我是特种兵》就很想去当兵。自己本身也一直很向往军营生活。但是爸妈听了我的理想,一直说我傻。说现在当兵没前途,退伍了照样没饭吃。说实话,我心里清楚当兵的前景,也认得清现实。但是爸妈的话真的一点不留情面,很直接地击碎了我小小的愿望,以至于对于未来做什么,一直很迷茫。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很小的时候就想要当飞行员,希望能驾驶着战机在祖国的上空翱翔,初中时和妈妈聊天,说起了“以后想读哪所大学”这个问题,联想到自己的那个想当飞行员的梦想,便将北航定为自己的目标(后来才知道北航自己并不招飞行员,都是委培的)。现在我就坐在北航的电工电子学课堂上,儿时的那两个梦想已经实现了一个半。
我在学前班的语文课本第一页看到了天安门,当时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一定要亲眼去看看。去年我去了趟北京实习,把14年前的梦想给实现了,突然觉得,即使是在我们那个那么穷的村里面,梦想还是要有的,我的那些小学毕业就不上学的同学,至今都没能感受到故宫里面那些令人震撼的建筑。
明显没有,小时候还写过一个作文,二十年后的自己,那个时候想象自己长大后会是个职场精英,每天踩着十厘米以上的高跟鞋,气场十足的出入CBD。现实是在城中村,每天拖着个人字拖挤公交,麻蛋,连地铁都没的城中村。
高中的时候,因为喜欢足球,一心相当体育记者,于是考了新闻系,毕业后真的成为了体育记者。两年后辞职,及时转行。 愿望实现了,同时也知道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原来是这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