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嫁接可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疫霉病、线虫病,提高耐寒性,促进植株在较低温度下生长,提早开花结果,延长结果期,可明显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黄瓜“十字形”顶插接,操作简单易学,不需要绑扎,嫁接速度快,工效高,插接部位紧靠子叶节,细胞分裂旺盛,愈合快,成活率高。
黄瓜“十字形”顶插接,一般将砧木苗育于营养钵中,培育壮苗。接穗黄瓜苗育于育苗器中。嫁接时把苗移到操作台上进行嫁接。嫁接后再移入小拱棚内保温、保湿、遮光培育。
1.砧本选择:选用抗枯萎病兼抗疫霉病,亲和力强,在嫁接栽培上有实用价值的砧木。以云南黑子南瓜做砧木为最好。
2.幼苗准备:黑子南瓜比黄瓜早播3~5天,当砧水苗9~11天,子叶完全展开,第一真叶开始展开,黄瓜接穗苗播种后3~9天,子叶已充分开展,是嫁接的最适时期。严格把握接穗的嫁接适期,育苗数量大时,可分期播种,分批嫁接。
3.嫁接场所和工具
(1)嫁接场所 嫁接应在温室内进行,嫁接时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0℃~25℃,湿度在80%以上,弱光(0.5万勒)条件下进行嫁接。
(2)嫁接工具 剃须刀片 喷雾器 嫁接台 座椅 竹签。竹签自制,取一竹片,一端削成比黄瓜下胚轴略粗的四棱形双斜面,长0.5~0.7厘米,另一端削成0.4~0.8的大斜面。斜面要平滑、无毛刺。
4.嫁接步骤和方法:
(1)砧木处理 将砧木去掉生长点,拇指和食指捏住砧木子叶节,用竹签在砧木上插一孔,深度0.5~0.7厘米。注意不要插破下胚轴表皮。
(2)接穗处理及嫁接 将接穗在子叶节下1厘米处削一斜面长约0.5~0.8厘米,再从另一侧削一刀,削成双楔形面,然后将砧木上的竹签拔出,立即将接穗插入,推紧,使二者子叶着生方向呈十字交叉形。
5.管理:嫁接前给砧木浇足水,嫁接后立即移入小拱棚内保温、保湿、遮光培育,棚内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100%。保证从削接穗至移入小拱棚内,接穗不萎蔫,否则将严重影响成活率。嫁接完成后,可喷50%多菌灵500倍液或百菌清800倍液,以防接穗萎蔫和伤口感染。嫁接后进入第4~5天,黄瓜子叶色泽鲜嫩,生长点真叶比嫁接时稍长大,可逐渐通风、透光锻炼。锻炼过程中若发现萎蔫趋势,应立即补水、遮荫。嫁接苗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性管理,经上午通风和中午太阳照射未萎蔫时,即可去掉小拱棚,进行正常管理。嫁接成活后注意及时抹掉砧木上的萌蘖。
1、提早播种。嫁接黄瓜有个缓苗过程,南瓜根系耐低温可早定植,故要早播10天左右,否则影响早熟。
2、乙烯利处理。嫁接缓苗要求的温度偏高,使黄瓜座瓜节位上升,瓜数少。因此,需要用乙烯利处理降低座瓜节位和增加座瓜数。方法是黄瓜长到1-2片真叶时,用100ppm乙烯利喷叶,1周后再喷一次。此外,要特别注意若是一代杂交黄瓜种,就不宜用乙烯利处理,因为它本身多为结瓜性很强,处理了反而会出现花打顶现象。
3、尽量采用生态防治霜霉病。嫁接基本根治了蔓割病(枯萎病),但对其它病害和霜霉病等得不到直接防治,故要采取生态防治,采用四段变温管理,创造一个不适宜霜霉病发生的温度、湿度条件,再配合药剂综合防治。
4、增施复合肥。嫁接可多年连苦,但往往导致土壤营养比例失调,某些营养缺乏。帮要多施农家肥、复合肥。例如50公斤水中加1支叶面宝、0.5公斤尿素进行叶面追肥。
嫁接黄瓜,出现从接穗基部大量生根的情况,刨出后经仔细清洗发现,砧木根系数量极少。有时在光照强、温度高、通风强的中午,还会出现萎蔫。像这种扎根的黄瓜,果实的商品性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的还会出现顶部叶片青干死亡的情况。
黄瓜地下主要的根系生长不好,菜医网专家而接穗上却容易生根的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黄瓜等作物容易在茎蔓上滋生不定根;
另一方面地表温润的环境容易诱导不定根生长;
三是地下根系生长受阻,迫使茎蔓着生不定根。
因此,在管理中要及时清理好植株的茎基部,更要养护好地下的根系。
首先,摘叶落蔓时要照顾一下茎基部。
其次,改变造成根系受伤的一些错误的管理措施。
再次,提早使用生根护根的功能性肥料。
最后,就是适当使用强力生根的激素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