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早起了一个月慢跑的过来回答一下。原来每天晚上各种玩手机拖到十二点多才睡觉,早上七点四十起床洗洗就去上班,过的浑浑噩噩,睡得晚了老忍不住晚上吃零食,体重一直稳步上升,虚的不行。有两天早起五点就睡不着了,突发奇想要不出去跑跑步,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爱上跑步,早起的沿着河边跑上六公里,感觉舒服极了,早上空气质量也很好,河边景色也很美,跑一个小时六点多回家做早餐和腹肌撕裂者,一个月瘦了12斤,为了不困晚上十点就睡觉,现在每天感觉精力充沛,体质明显好多了。
早起让我变得更有主次地在生活,改变拖拉的习惯。我一般会在前一天按照优先权安排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第二天一早起来就会抓紧把最重要的任务给完成了,对我来说主要是学习任务,不把最重要的任务拖到晚上去做,完成了最重要的事儿,这样接下来一天的状态都会比较轻松,有利于精力管理。学会给任务分配优先权真的非常重要,否则一直很忙,但成效却很低。长大了,一定要认清这个事实: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我早上六点起床,花一到一个半小时学习,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对我来说,早起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我一天的精神状态!因为早起总会让我在主观上感觉时间好像更多了,所以早上起来都会为自己今天有大把的时间做事儿而感到开心,做起事情来都更有动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能提升整体的生活状态,因为感觉自己总是走在别人前面。反之,哪一天我如果晚起了,我会感觉一天已经过去一半了,不再有很大的动力,变得比较消极。
早起利于一天的活动安排。周末我喜欢和家人一起自驾短途游,通常是周六早上出发,周日中午回来。因为早起,可以早早出发,早早到达目的地,避开人流、车流。这样时间充裕,大家玩的尽心,也不会很累。试想,如果早上睡到9点,洗漱完吃完早餐已经10点多了,看着窗外烈日当空、路上车水马龙,可能就断了出游的意愿啦。
现在是大一新生,基本可以保持十一点半以前睡,六点半前自然醒,然后在闹钟响以前就把它关掉。早上的课可以占到第一排的座位,没课的时候会去图书馆自修。我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型的人,就算去图书馆也仅限于写写作业看看鸡汤味的书,但是每天按照自己的节奏过,感觉人生比较在正轨上,比较安心。
早起让我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健康,有利于精力管理。我一直认为,保持规律是我们能为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做的最好的事情。因为每天按时起床,导致我晚上也必须按时睡觉,慢慢地脑子里似乎就有了掐点做事儿的概念,所以一日三餐也变得规律。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