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灯是户外照明灯具的一种,通常是指6米以下的户外道路照明灯具,其主要部件由:光源、灯具、灯杆、法兰盘、基础预埋件5部分组成,因为庭院灯其具有多样性、美观性具有美化和装饰环境的特点,所以也被称之为景观庭院灯。主要应用于城市慢车道、窄车道、居民小区、旅游景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室外照明,能够延长人们的户外活动的时间,提高财产的安全。
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成功地把白炽灯泡的寿命延长到了40小时以上。1910年,美国的库利厅用钨丝做灯丝,发明了钨丝灯泡。白炽灯1913年,美国的兰米尔在玻壳里充入气体以防止灯丝蒸发,发明了充气钨丝灯泡。1925年,日本的不破橘三发明了内壁磨砂灯泡。1932年,日本的三浦顺一发明了双螺旋钨丝灯泡。
从此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光的追求,不久人们发现,人类不仅在室内需要照明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起居,在户外每当夜幕降临,为了延长户外的活动时间,同样也需要照明,就这样路灯孕育而生。随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路灯的挑壁式安装不仅占用空间资源,而且路灯悬挂于头顶不但使人感到压抑,并且有安全隐患,而且无法满足特定空间的安装和照明要求就这样庭院灯诞生了。
庭院灯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运用于城市慢车道、窄车道、居民小区、旅游景区、公园、广场、私家花园、庭院走廊等公共场所的道路单侧或俩册用来道路照明,提高人们夜间出行的安全性用来增加人们户外活动的时间,提高生命财产的安全。它还可以改变人们的心情,提高人的情绪,并且能够改变人的观念,创造一个明暗相间的调色板般的夜晚。白天,庭院灯可以点缀城市风景;夜晚,庭院灯具既能提供必要的照明及生活便利,增加居民安全感,又能突显城市亮点,演绎亮丽风格,以至于沿用至今,已经发展为成熟的产业链。
荧光灯的主要优点是发光效能高,一个典型的荧光灯所发出的可见光大约相当于输入电能的28%。灯管的几何尺寸、填充气体和压强、荧光粉涂层、制作工艺以及环境温度和电源频率都会对荧光灯的发光效能产生影响。荧光灯发出的光的颜色很大程度上由涂在灯管内表面的荧光粉决定。不同荧光灯的色温变化范围很大,从2900K到10000K都有。根据颜色可以大致分为暖白色(WW)、白色(W)、冷白色(CW)、日光色(D)几种。通常情况下,暖白色(WW)、白色(W)、日光色(D)荧光灯显色性一般,冷白色(CW)、柔白色和高级暖白色(WWX)荧光灯可以提供较好的显色性,高级冷白色(CWX)荧光灯可具有极佳的显色性。荧光灯发出的光线比较分散,不容易聚焦,因此广泛用于比较柔和的照明、像下射、上射泛光照明,工作照明,柔和的重点照明等。
金属卤素灯最大的优点是发光效能高,寿命长。由于灯体的结构形式及所填充的金属卤化物的不同,金属卤素灯的发光效能、光线的色温以及显色性的变化很大。差的金属卤素灯虽然发光效能高,但是显色性差;好的金属卤素灯发出的光色接近自然光的白色,视觉感受舒适,显色性也比较好。金属卤素灯的工作特点是不能立即点亮,大约需要5分钟时间升温以达到全亮度输出。供电中断后,重新启前需要5-20分钟时间来冷却灯泡。金属卤素灯对电源电压的波动敏感,电源电压在额定值上下变化大于10%时就会造成光色的变化。而且不同的工作位置也会影响光线的颜色和灯的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