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鱼2~3龄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比鲤、鲫鱼稍迟,比家鱼稍早。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月底至6月初,即水温在20~29℃的时节为产卵期。在湖泊中,于水生植物繁盛的场所产卵,受精卵具粘性,附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池塘培育的鳊鱼亲鱼,在繁殖季节,如有微流水或其他条件刺激,能造成不集中的自然产卵。所以每年开春后,就要将雌雄亲鱼分开培育,届时人工催情,集中成批繁殖,生产鱼苗。
鳊鱼人工繁殖鱼苗,可采取自然产卵或人工催产方法。用于繁殖的亲鱼最好在池塘中经过一年培育,也可以直接从天然水体中捕起选择。鳊鱼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从鱼种阶段开始,雌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的厚则呈“波浪”形弯曲。性成熟后,雄鱼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尾柄的背、腹侧缘都有密集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较小,轻压后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仅眼眶骨及背部有少量“珠星”,腹部膨大而柔软。繁殖时可选择成熟好的亲鱼,按计划配组并入产卵池,或先用激素进行人工催产,让其自然产卵授精。
鱼卵为粘性,可使卵附着在人工设置的等鱼巢上,然后在静水中孵化。也可以采用人工采卵授精,然后将受精卵脱粘,再进行流水式人工孵化。其繁殖过程和操作方法基本与鲤鱼相同。
鳊鱼鱼苗细小娇嫩,操作时要细致小心。鱼苗下塘时,水质不宜太肥,出塘计数时不宜过于密集拥挤。鱼苗养成春片鱼种,常采用分级饲养法。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经15~20天饲养,鱼苗可长到2~3厘米,这时再分池饲养。
第二次分池疏养,亩放4~5万尾火片鱼种,培育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主,同时可隔日投喂豆饼浆,还要加喂些瓢莎、小浮萍等植物饲料。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可养成4~5厘米规格的夏花,成活率可达80%左右。由夏花养成冬片鱼种,即第三级饲养。其方法与培育草鱼基本相同。池水的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亩5000~7000尾,再搭配养10~20%的鲢、鳙和青鱼夏花。也可以在主养鲢、鳙鱼种池内搭配放养10~20%的团头鲂。下塘初期,喂瓢莎、小浮萍和豆饼浆等,以后喂紫背浮萍、轮叶黑藻或切碎的新鲜旱草等。入冬时,一般可长到12~15厘米,成活率可达90%以上。第二年养成鱼。
红烧鳊鱼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将鱼洗净后去除鱼中黑色内膜,用刀在鱼背划上几刀用厨房纸巾将鱼身上的水吸干,在鱼表面上撒些盐,将锅烧热, 放入适量的油,加入姜丝煎一下,将鱼放入锅中煎至金黄,再翻面将另一面煎至金黄,加入适量的料酒、酱油和少量的醋,再加入适量的水没过鱼,烧开后转为小火,煮上一刻钟,加入盐等调味料, 翻面再煮上五分钟, 再大火收汁,汁收到适量后,层入盘中,上面撒些小葱
红烧鳊鱼
1.买来一条1斤2两重的鳊鱼
2.注意清洗干净鱼的腹腔,
3.在鱼的两侧刈上花刀
5.在鱼的两侧均匀抹上一些盐,
6.调制好的鱼放在盘里,配上姜丝,拍扁的蒜,干辣椒丝,大葱!
7.下锅拉,油烧冒蓝烟后,下入配料煸香,
8.等葱蒜发黄的时候就可以把配料捞出待用,
10.剩下的油用来煎鱼吧!油温6成,煎到两面黄
12.然后就可以放一小碗水开始煮——水开后加入黄酒+酱油,调味
13.放入先前的配料一起烧,汤中放入少许盐,不停的把汁浇在鱼上,保证均匀受热!
14.加入一大勺豆瓣酱,
15.烧一小会,鱼就熟了,加入少许糖和醋,勾芡——浇上汤汁,装盘撒葱花
鳊鱼洗净后在背上划几刀,然后肚子里和两面抹一点点盐腌几分钟。腌的时候准备其它材料,葱白切段葱绿切葱花,姜蒜切片,杮子椒洋葱切丁,红薯淀粉兑半碗水搅拌成勾芡水待用锅烧热倒入油,加入花椒、葱白,姜和蒜,小火炒出香味,炒至葱白变焦黄色把加入的这些葱姜蒜和花椒捞出来不要。
然后放入鳊鱼转中火煎至金黄色翻面,待两面都煎好时加入两勺黄酒,加一点水,盖上锅盖闷一会儿,3到5分待锅中水不多时加入红烧酱油,中小火烧3分钟,期间左右移动下锅使鱼的头和尾也能更入味,烧好后出锅装盘。
锅中加少许油,小火,加入杮子椒丁和洋葱丁翻炒几下,加入郫县豆瓣酱一勺,翻炒至出红油勾芡水搅匀倒入锅中,继续小火,边烧边用铲子在锅中搅拌,烧至浓稠关火。
1. 鳊鱼整理好洗净,用刀在鱼身正反两面各划几刀,里外各抹一层盐和料酒腌制15分钟右右。青红椒切丁,姜切丝备用。
2. 锅中放适量油,下鳊鱼煎至一面金黄后翻到另一面,再煎至表面金黄。
3. 放姜丝爆香。
4. 放清水,调入盐,生抽老抽,一丁点的白糖开煮。
5. 煮到水只剩下一半时,把鱼翻面,略煮后加入青红椒丁,待青红椒丁断生后开始收汁。
6. 汁收到差不到的程度时,把鱼起锅,往剩下的汤汁里勾薄薄一层加了胡椒的水淀粉,淋在鱼身上再撒上葱花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