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的说,保护(野生)动物是为了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有的生态圈,所有生物在圈里的地位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环节的缺失造成的后果会涵盖动植物领域,举一个例子:锡林郭勒草原的鼠灾。草原狼被大量捕杀,种群急剧减少,为了生存外迁至外蒙,于是草原鼠少了天敌,大量繁殖,吃草籽、挖洞导致土地沙化严重,草场面积减少,影响当地畜牧业。然后年年花大笔钱来治鼠,可是效果并不好。吃鸡鸭猪牛羊,这些都是人工养殖的牲畜,养它们就是为了肉、蛋、奶,吃的时候当然不会有感觉,最多只有口味爱好、宗教信仰造成的选择差异。
说点我自己的看法啊,人类在生物学上就是杂事动物,为获得必须营养吃肉是最无可厚非的杀生理由,相比之下人类进行各种开发扩张威胁的动物也很多且更不自然,某些时候还完全没必要,与其绞尽脑汁避开肉食还不如减少人类活动对其它动物的生存空间的挤占。不过我理想中的人类食用动物的情况也和当今不同,我更支持人类少吃肉,并让饲养场中的动物有更好的生存条件,能以相对正常的方式生长。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保证物种的多元化,毕竟能吃鸡鸭鹅是养殖的,而现在野生的也是不能吃的。就像保护动物为什么会被保护,因为稀少,存在灭绝的可能性。为了保证地球上生物的多元化,每个动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各司其职,我们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
不然要是不保护,世界上只剩下人类这种生物,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仅从自然角度上讲,人类作为杂食性动物且在食物链顶端物种,吃任何其他任何生物都不应受到谴责。但是,我们不能仅从自然角度讲,毕竟我们自诩是智慧生物。所以,有些动物不能吃,吃了会受到谴责甚至惩罚,不是因为它们是生命,而是它们有比“成为人类食物”更有价值的用途。这基本上是个经济或者利益问题。
无非是生态平衡的关系,毕竟人站食物链顶端,养殖的动物多,吃了也不会到灭绝的地步,不影响生态平衡。野生动物少,除了人还有天敌,繁殖不多。人如果还去吃,破坏生态平衡,就是搬凳子砸自己的脚了。
利己思维下的结果,喜欢什么就不吃什么,例如狗、猫等。讨厌或者没什么感情,就随便吃,只要可口,例如鸡、猪等。什么濒危其实无所谓,但,要是最终会影响自己的生存,那就保护一下忌忌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