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代相比以前真的太好了,家庭条件普遍比较小康,95活着家里人疼爱而且独生的年代,所以子女成宝,公主病少爷病宠惯了。所以为什么很多70后80后老板们,都这样评价90后的打工一族,不愿挨苦,不愿听教。一个不称心,就说辞职。公司待遇不好辞职,同事不好辞职,工资低辞职,甚至公司没美女帅哥都辞职。打工变成一种生活。这是一个老板跟我说的。不过呢也不能一掌拍死所有90后,我也是90的一员啊,其实也很多90后突围而出,特别在互联网行业上,用于创新。价值不比其他企业家低呢。
今年刚入职的一批95后业务新人,头痛,真是头痛,不知道怎么管好。你说她们不在乎工资吧,其实也是在乎的,钱再多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问题就是,对于公司给多或少的几百她们不在乎。反正知道,再多了你也给不了多少。所以,这个时候激励制度跟隔靴挠痒一样,没什么用。另外一个就是抱着实习,学习的心态工作,不懂做得不好理所当然了。我做不好,公司培训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我做不对,是上级跟进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对于家有余粮,才学粗浅,不思进取的九五后,与其苦口婆心劝解,不如不动声色的,悄然边缘化,最后放弃,另一方面:对于家境贫寒,有才有德,喜欢挑战的九五后,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坦诚相待,循循诱导,积极培养,期权相赠等途径和手段,想办法把他们带出来,扶上马,并送一程。
95后不是不在乎工资,我觉得大多数是让用人单位提出工资标准让他们来衡量这份工作跟这份工资能否相匹配,如果不能匹配的话会另谋高就。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其实跟90后基本上一样的。看待工作,无非几样东西。是否喜欢这个岗位或者心是否受委屈。
95后刚进入职场,首先想的是站稳脚步,对自己值多少工资还没有底气。生活压力比起可能已经组建家庭、有了孩子,还有双方父母要养的90来说要小。钱是一个关键的点,如果钱不到位,心又受到委屈了,在喜欢这个岗位的话也很少人持续下去。
这不仅仅可以体现是一种心态。有的时候人们往往想要的更多,比如舒适的办公环境、周围容易相处的同事、个人晋升的平台以及公司的薪资待遇等等。可能在95后这一代人更看重的是核心并不是薪资,而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也许这才是他们想要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