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前两年大学毕业,现在从事建筑设计,一直筹划回家承包个百十亩田地种基础的农作物做为副业。主要原因除了看好农业发展外还因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十分认同耕读传家这种乡土理想。城里头的饮食条件除了花样多之外其他方面真是不如农村。我自己感觉农业的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基础作物过几年也能收到经济作物的收益。但是大多种地的都跟做小本买卖类似,成不了规模,收益远不如外出打工,况且由于价值观的问题现在农村的青年都向往在城里供套房子做城里人,家里的田只能老人来种或者慌掉。至于已经跳出农门的农民更是不愿意再回到农村。
最近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生活在农村,物质并不比城里差。我还有同学定期来上海采购,比我去浦西的次数都多。辛苦程度也不比城里高。如果只种田,大部分能实现机械化,农忙也就一年两季,每季2个月左右。最忙的时候也不过是我们一个紧急项目而已。但是,再过几十年,不知道会怎么样。不是经济问题,不是文化问题,是能力问题。
现在的农民,我只从我们这来看的话,还是处在谋生这个阶段,赚钱以保证生命健康,有饭吃有钱看病。而至于再往上追求,美化环境了、看看书听听戏了、专心伺候庄稼了,都还达不到。只有每天能赚到钱才是心安的,这就是现在我们这农村的价值观,能赚到钱,手段不要过分,你就是榜样。农村需要好榜样:赚到钱、手段合法合理、有公益心,这就像以前的开明乡绅,现在这种人在农村很少很少……
我是广西农村的,20多户的小村庄。在附近的村庄中以地多牛。今年回去种田,发现大家种田的热情都不高了。主要是种田太累了。现在的人都很懒,在农村,每天的干活的时间最多三个小时。其它就在家里看电视。说什么机械化,在我们那里像个梯田那样,怎么机械化。一不小心机器能翻到山脚去,我们用很小的那种,也有点危险。 荒地越来越多了。小丘的都不种了。人出来的就更多了。
如果你是一个致力于产业发展,想用青春去换取财富,而又没有太多投资的话,农村太适合你了,因为,农业产业的现状是:门槛低,投资少,投资周期长,收益期长,但不是太多。但我相信农业是最纯洁的产业,适合修行。
种地是一个既累有挣不到钱的活,别说是现在的年轻人,就连我种了一辈子田的父亲都不想种了。以后谁来当农民根本不用我们担心,以后都是机械化, 用的人少了好多,效率还高,不用愁没饭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