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虽说没有大城市的繁华景象,但这里带给我的归属感和温暖,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取代的,大城市在发展,小城市的步伐也从未停止过,这二十年里,我看到的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在美丽的犀城广场上,你可以感受茶陵人的生活气息,广场舞、游乐场、喷泉、小吃应有尽有,在这个不太大的广场里,散发着浓浓的家的味道,走在大街小巷都能碰到熟人,一起唠嗑唠嗑,聊聊家常,嗯,这是大城市感受不到的亲和。
不愁房和车,没房没车也没关系,有轻轨很方便,租房更便宜,该有的都有,还比二线人少。举个例子,我从来没在一线的西西弗和星巴克找到过座位,但是在三线,西西弗永远有位子,星巴克只要不是节假日,根本不需要排队很久。当然薪资太低了,难以想象一个本科生毕业,工资只有3000元,还伴随着工作机会少的难题,最常见的岗位就是销售岗、行政岗、教师岗,it等行业毕业就是失业,还有应付不完的八卦大军和三姑六婆。一线和三线的差别,不仅仅是街上开了什么档次的商场和饭店,教育资源、工作机会这些都是明面上看不见的。
被公司调过来发展业务的,发现价值观的差异比较大,我带的销售团队,凭业绩说话,只求结果,但大家普遍的心态是我努力了,不出成绩不是我的问题,资历老的被新人超越(收入)心里非常不平衡,总感觉有大量的人还是讲资历,年限,对公司的忠诚等来要求收入。要求一些总监开人,总监总是说这个在公司干了这么久,给人口饭吃吧,再招新人可能还不如他呢,还要重新培养,非常无语。年轻人以有编制为荣,创业的少,求安稳的多,可能有理想有野心的都去北上了。办事第一想找关系,问身边的人有没有认识的人。
环境好,空气比北京好太多太多太多了,常年碧空如洗,夏天不热,冬天不干,冬天有暖气,但空调三年开不了1天,风扇都很少用,想起北京的桑拿天,真是泪流满面。海鲜便宜,吃伤了。餐饮相对北京便宜好多,应该是租金和人员成本比较低的原因。但非本地菜都不太正宗,而且远没有北京上海的精致,量大,还是管饱的思路,别人请饭,点一桌子一大半都要浪费,按我的量,半盘菜就够了,2人点3盘至少浪费2盘。
我出生在附属于长春的一个县城。长春这座城市,穷得很呢。在长春的日子,平凡而安心。长春是一座什么都没有的城市,没有拿得出手的历史,没有大量的进出口贸易,更没有平地而起的万丈高楼。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学到大学,长春除了多了几架高架桥再没什么变化。不像哈尔滨与毛子们接轨,也不像沈阳有大连等进出口中心罩着。长春,真的什么都没有。然而在长春的人们可以拿着五六千块的工资活得很好。
刚来本市打电话给中介租房子,晚7点,中介:“大哥,明天再打吧,我们下班了。”住快捷酒店一个月,费用比在北京租房子还便宜,只是洗衣服不方便。公交比较破,小偷众多,我在帝都6年没丢过钱包,在本市一个月被偷了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