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的作用主要是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工作液体,同时兼有散热、沉淀杂质和分离液体中汽泡的作用。
1、具有足够的容量。液压系统工作时液面应保持一定的高度,以防止液压泵吸空。为了防止系统油液全部流回油箱时溢出油箱,容积应具有一定的容量。一般盛油容积为油箱容积的4/5。 2、吸油管与回油管应保持一定距离。并尽可能加长油液在油箱内的循环长度,以便有充分的时间沉淀污物,排出气泡,并使油液冷却。为可在油箱内设置若干个挡板,使油液曲折迂回流动,挡板高度不应低于油面高度的3/4。 3、油箱上应设置清扫窗口。清洗时将盖板打开,擦拭油箱内部。油箱底部应有1/30的斜坡,卸油口设置在最低处,以便换油时将旧油液全部排出,并可放出沉淀在底部的杂质水分。 4、油箱上端应设置注油孔和通气孔,中位应安装油位计,以便观察油位高度。 5、油箱散热条件好,必要时箱壁和盖板可制成凸肋,增大散热面积。必要时设置热交换器。 6、油箱密封性好,防止油液漏出,也避免外界粉尘污物侵入箱内。 7、吸油管路应安装100~200目的网式滤油器。进出油管端部应制成45°,距箱底应大于两倍管径,距箱壁应大于三倍管径。 8、油箱内壁应涂耐油的防锈漆,防止油液将漆溶解使油液不纯。 9、油箱安装液压元件时,安装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油箱的用途是储存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散发系统工作中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分离油液中的气体及沉淀污物。按油箱液面与大气是否相通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按油箱形状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筒形状油箱;按液压泵与油箱相对安装位置,分为上置式(液压泵装在油箱盖上)、下置式(液压泵装在油箱内浸入油中)和旁置式(液压泵装在油箱外侧旁边)三种油箱。其中上置式油箱,泵运转时由于箱体共鸣易引起震动和噪声,对泵的自吸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只适合于小泵;下置式油箱有利于泵的吸油,噪声也较小,但泵的安装、维修不便;对于旁置式油箱,因泵装于油箱一侧,且液面在泵的吸油口之上,最有利于泵的吸油、安装及泵和油箱的维修,此类油箱适合于大泵。
汽车油箱一方面需要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满足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能容纳系统中所有的工作介质,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这就要求油箱有足够大的容积。油箱周边应有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过滤器,这样为了保持油的清洁;箱底要有一定的斜度,并在最低处设置放油阀。对于不易开盖的油箱,要设置清洗孔,这样为了方便放油和油箱内部清理。吸油管和回油管的管口与管底、管壁的距离不得小于管径的3倍。吸油管可安装网式或线隙式过滤器,安装的位置要便于装卸和清洗过滤;回油管口要倾斜面向箱壁45°角安装,以防止以防止回油冲击油箱底部的沉积物,方便散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