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灭火,规范的灭火要求是撤除热源并用D类灭火器覆盖。目前我们学校要求所有使用自燃品的人员参加消防培训,并在所有操作自燃品的区域配发D类灭火器。操作自燃品时,除了化学实验室必须的个人防护(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外,还需要穿着蓝色的防火服。在没有D类灭火器的情况下建议用消防沙替代。另外,反对目前高票答案装满糖果的星星所建议的干粉灭火器。常用的干粉灭火器是ABC类的磷酸铵干粉,会与可燃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叔丁基锂是一种有机超强碱,主要用于脱去有机化合物的活性氢,如胺及醚的α位。它是高度易燃的,在空气中能自嗨得飞起,所以一般都放在干燥氮气环境储存保护。目前好像还没公布当时案发的细节吧,引起二次爆炸,肯定是某些地方疏漏了,对于这些嫉妒危险的化学品,真的是马虎不得,必须注意细节,注意所有的保护细节。发生危险时,首先要确保人生安全,冷静的去处理。叔丁基锂对水很敏感,像楼上有些回答的一样,如果小剂量,可以尝试用高度醇去扑灭,还是不行的话,用沙子,实验室肯定都有配套的消防安全措施。当时上了新闻的,一整层楼烧掉了。那一层楼是属于制药专业的,有个教授,花了十年把制药专业从无到有创建起来,可那一场火灾烧掉了他十年的心血,他当时就在大火前失声痛哭。火灾是由钠遇水燃烧形成的,好在当时无人伤亡。具体是因为,那一层楼一个实验室的水龙头坏了,关不紧,一直在滴水。而这个水槽的旁边一个柜子里储藏着一定量的钠。有个研究生做完实验,为了不让大家使用这个坏了的水龙头,就拿了一块木板该在了这个水槽上,然后水龙头的水就沿着木板一点一点被引流到了那个柜子里。最后应该是碰到了钠然后是中午,大家都去吃饭了,没人注意。结果导致了一场火灾。其实这些事情完全可以避免,只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注意这些化学品的安全等级,认真对待。实验在通风橱进行,带好安全防护装备PPE。应该是没问题的。
少量泄漏没有燃烧的话用醇淬灭一下然后用水洗掉比较好。当然,不燃烧是对于正丁基锂,叔丁基锂一般见空气就着。不建议用灭火器,容易出现火球到处飞,可以用沙土扑灭,在实验室一定要穿实验服,这样最起码不至于直接烧到肉。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祝大家在实验室都安全的出成果。在做药物合成之前,是做化合物的,经常用到丁基锂,格氏试剂,钠氢等。有一次钠氢起火了。原因记不住了,大概是放大的时候反应很差,剩余大量的钠氢,处理里的时候,遇水了。当时我罩上什么盒子,往里通氮气,还好没事。。。。 现在改做药物合成了,用的试剂基本都是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