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一般都会有亲人送,什么父母兄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都有,而我是一个人提着一个包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学校报道,第一次出远门,到陌生的大城市,一路充满了紧张害怕。到了学校,一个人张罗所有的事情,因为当时家里条件不好,学费都是东拼西凑,才凑够四千元,连学费都不够,所以到了学校得办了助学贷款的事情,当时根本都搞不清怎么办贷款,我又一个外省人,普通话也不标准,交流都费劲,但还是硬着头皮把所有的事情办好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初入大学我都是在紧张害怕中度过的。
上了大学按理说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多了,生活也该丰富起来。可这是对于宅男宅女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们的生活永远是教室、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按时上课,从不迟到早退,上课认真听讲,考试从不担心挂科,泡图书馆,四年如一日,这种生活其实跟高中差不多。大学毕业后要不被企业挖走,要不考研,他的人生巅峰才刚刚开始。这是一种大学体验状态。
在我初入大学时,我是又兴奋又坚定。兴奋是因为自己刚刚告别了高三的繁重学习压力将要拥抱一个充满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自己又要认识很多的朋友和新同学新老师。还能参加一些大学所谓的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组织领导与沟通能力并为以后在社会奠定基础。
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后,会发现,大一上的课挺满的,不像高中所想的自由,轻松。但是,一个月后,你会真正感受到:没有人管其实也不好,因为在高中每天都有班主任唠叨,不用操心各种杂事,现在啥事都得自己跑腿,还有些想念高中班主任。
进入学校大门,心中第一件事情是对比,和心目中的那个学校对比,此时此刻,一般两种心态,这也原来如此嘛,就这样子啦,其实还比较满意,这也太破了吧,连个肯德基都没,洗澡的地方这么脏,餐厅好烂等等。
一般会开大会,要求学生必须穿校服,到大操场听学校的各种领导发言,总之是一个字烦,在大大的太阳下,人堆里,皮肤焦灼,面无表情。大会后本要高兴一番,可马上被分发给教官组织军训,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