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家就在。父亲很早就离我们而去,记忆已经很淡了。母亲健在,我每年回家2-3次。也就是春节、端午、中秋几个主要节日才能回去一趟。但遗憾的是,老母亲已于去年六月二十八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所以,那个曾经的家,恐怕是永远回不去了。我如今也巳年过六旬,退休已好几年了。每当想起以前的春节,兄弟姐妹回家聚在一起,有母亲忙前忙后,做上几个好菜,烧上香喷喷的米饭,一家大人、小孩围在一起,吃得开心,玩得舒心。做母亲的总嫌我们吃得不够,催我们多吃点。这一切,只能成为回忆了。
12年离开山东老家前往天津求学,读大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或者重要的节日比如中秋节都会回家,那会儿还感受不到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没到开学,还总是盼望着早点前往学校。
这个一般看离家多远,还有假期的多少来安排,我在省内工作,一般两个月回一次家。有条件还是常回家看看的好,毕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好残酷的。
还记得工作第一年,学徒工。一个月给开1000块工资,每个月都请几天假出去玩,直到把钱花完回去上班。虽然离家只有不到一百公里,但是一年最多回俩次。
我没有远离父母,在他们身边,虽然当时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都因为远被我拒绝了,作为独生女,更需要尽自己的责任,陪伴比事业更重要我认为。
一个月吧,家和工作地不算隔得太远,一个在县城一个在省城,回家2小时自驾或40分钟高铁,凑点福利假,加上周末弄出四五天,回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