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之前,还没有离开家人父母,几乎天天联系。只要不是上学时间,说教的时间还是大把大把的。这可以说是被动联系,毕竟当时都有些离家出走的情绪。大学之后,从与父母生活,但背井离乡,尽管人生地不熟,可还是很快打开局面。而与父母联系方面,也只有在缺钱的时候才会想起联系父母。工作之后,尽管有固定的时间回家,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也在这段时间里,主动联系父母,问及家中情况。感觉最孤独的一段时间,几乎天天视频聊天。不过现在好了,回到老家工作生活,几乎每天都去父母那里,联系换成了探望。
我身在外地五六年了,从刚来到外地的时候,几乎一有时间就给家打电话诉苦,一天二十来个电话是很正常的,但是慢慢的,随着自己的工作步入正轨,随着自己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开始自己忍受,不想和家里说。但是我还是会保持每天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有时候只是问问家人吃饭了吗?干什么呢?简简单单的话也让人听得有种回家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我的一天一次电话,让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拉进了。感觉自己每天下班的路上,或是吃晚饭的时候,听到父母的声音都能全身心的放松。所以我一直保持着着个习惯。
我真的是很久很久才跟他们联系的,跟我爸可能还好一些,就像是每个月要生活费的时候会联系,还有就是放假回家的时候,需要他去接我,除此之外基本上是不联系的;我妈就更少了,我是从来没有找过我妈,我妈每次找我都是问我妹的情况,让我去我妹宿舍看一看之类的,反正是从来没有问过我,毕竟我从小就是跟我爷爷奶奶长大的,所以跟我爸妈真的没什么感情,倒是跟我爷爷奶奶最少是一个礼拜要视频一次的,平时没事的时候都会打电话闲聊的。
平均一天联系一次,我结婚这是第三年,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在公婆家的感觉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我经常会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会想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会每天打电话给家里,不会说自己过的多不开心,只会说一些自己孩子由长大了,懂了很多东西,又会了什么技能之类的。主要是让父母开心,自己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如果没有什么大事的话,应该不会联系吧,可能有的人会说我不孝顺。我从小就不是他们带大的,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我妈从小就不喜欢我,老是用很刺耳的话讽刺我,习惯了。现在长大了,出来工作了,我妈一打电话来就是问我要钱,而且她现在自己也在上班,很烦不想说了,从来就没给过多少母爱给我,心里永远的痛。
16年毕业至今,基本每周两次给爸妈打两次电话,老家河南,我在广西工作。但幸运的是爸妈今年三月底来广州这边了,每个月休假都去广州那边陪父母几天,每周两次视频通话,父母真的需要多陪伴,多呵护,看着他们日渐衰老真的很难过。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抽时间陪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