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长期需水量大尤其是结果盛期需供给充足水分,遇晴天每隔6-8天沟灌1次,全期保持畦面湿润。搭架及整蔓 ,丝瓜茎为蔓生,当瓜长至5-6片真叶时,就开始吐须抽蔓。此时,应及时搭架引蔓,根据丝瓜子蔓发生和坐果情况,将茎基部部分无效子蔓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适当圈苗后扶其上架,使其分布均匀,如生长过量可摘除部分子蔓,每条子蔓结1个瓜后摘除。结果后期,摘除基部病、老叶片。丝瓜为短日照作物,喜较强阳光,而且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温差处理之,利于雌花芽分化,可提早结果和丰产。整个生育期当中较短的日照、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能维持营养生长健壮,有利于开花座果、幼瓜发育和产量的提高。甜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通透性好,不易积水的沙壤土最适合,甜瓜生长后期有早衰现象,沙质土壤宜作早熟栽培;而粘重土壤因早春地温回升慢,宜作晚熟栽培。甜瓜适宜土壤为pH5.5-8.0过酸、过碱的土壤都需改良后再进行甜瓜栽培。光照甜瓜喜光照,每天需10-12小时光照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故甜瓜栽培地应选远离村庄和树林处,以免遮荫。保护地栽培时尽量使用透明度高、不挂水珠的塑料薄膜和玻璃。温度甜瓜喜温耐热,极不抗寒。种子发芽温度15-37℃,早春露地播种应稳定在15℃以上,以免烂种。植株生长温度以25-30℃为宜,在14-45℃内均可生长。开花温度最适25℃,果实成熟适温30℃。而气温的昼夜温差对甜瓜的品质影响很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丝瓜生长过旺,造成叶片过大,致使通风透光不良,容易为病害发生创造条件。因此在管理上除定期喷药防病外,还得注意调节丝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在丝瓜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1次“菜果壮蒂灵”可自动均衡营养匹配,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维持平衡,促进多开花多结果。当蔓长30厘米时可插架,架型常用“人”字架。插架后,不要马上引蔓,要适当窝藤、压蔓,有雌花出现时再向上引蔓,并采用之字形均匀引蔓。在丝瓜瓜仔弯曲时,要吊瓜,用小包装绳一头绑瓜蒂一头绑一小石块,把瓜拉直,一般摘瓜后2-3天进行。夏秋丝瓜采收后期,下面的病叶、老叶影响通风,又易传播病害,要及时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或减少病虫害。随即全面均匀喷洒“护树将军”消毒杀菌,防细菌复制感染。夏丝瓜从种到初收35-45天,采收期50-60天,自花开放到采收商品约10-12天,采收要及时,否则,易纤维化,不能食用,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
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是2010年大兴区蔬菜办公室重点推广的大棚一大茬高效种植模式之一。今年春季,蔬菜办在魏善庄镇岳家务村推广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20亩,蔬菜办为菜农提供了从山东寿光引进的高产丝瓜品种大黄皮。经过蔬菜办技术人员和菜农的共同努力,丝瓜从4月初定植一直生长到10月下旬,生长期长达6个半月。菜农房桂环种植的丝瓜亩产超过10000公斤,产值超过21000元,蔬菜办推广的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获得了成功。丝瓜生长旺盛需要充足的肥料,应施足有机肥,适施化肥。初花期重施追肥,结果期和盛果期施肥量应适量增加。丝瓜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植株开花结果期间,需水最多,但灌水时应即灌即排,不漫灌,尤其雨后更应注意排除万难水,忌积水。适时向藤蔓喷洒“新高脂膜”保湿保墒,防涝防太阳曝晒和干热风,可有效的减轻持久干旱、连逢阴雨等不良气候下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帮助恢复生长元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