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回老家的念头和赚到多少钱应该没有直接关系,有的人没有赚到钱,他在外面漂泊久了,累了,也会回家。有的人在外面发展的很好,事业如日中天,即使没有达到既定目标,想家了也会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回归故里。年轻时怀揣梦想,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去外面的世界打拼一番,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选择,但残酷的现实并不会让每个人都如愿以偿,很多人努力了很久都不见成绩,免不了会心灰意冷,于是黯然神伤地选择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单位里偶尔会有已步入而立之年的新同事出现,其实他们哪里是什么新同事,只不过是刚毕业时不甘心待在单位一辈子的职工办了停薪留职出去闯荡而已,当经历了风风雨雨依旧没有收获后,就会选择老老实实地回来安分守己地工作。还有一些人经过努力确实小有成就,但厌倦了漂泊的生活,不想就这样独在异乡为异客,也会选择回家,不过这部分人可以说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了。回家让他们有踏实的感觉,有归属感,这些和赚钱多少是没有关系的。
无论赚多少钱,我也不会回老家了。现在,老家这词,对于我而言,只是一种回忆,只是一种情怀。这种回忆只能留在依稀模糊的记忆,这种情怀只是还能让我想起我的籍贯在哪里。我的生活不可能还能回到老家去,赚多少钱都不可能,这与赚钱多少也没任何关系。10岁离开老家,现在的记忆之中,只能依稀记得儿时一个院落里的几个小伙伴。其他的人,要么我不认识他们,要么他们已经不认识我。曾经记得的老人很多已经故去,曾经记得的年轻人已经变成了老年人,即使曾经儿时的玩伴,也早已不在老家,早已在江浙广东深圳等地区安家落户、成家立业了。就我而言,自己的家也早已在外落地生根。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是妻儿,还是朋友,已经离不开现在的城市。钱赚得少就合理安排,钱赚得多就好好享受生活,闲暇之余,出去旅游度假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喝喝小酒、K下歌、聊聊天喝喝茶皆可。生活早已完全融入了城市,朋友圈皆在城市,如果回老家,反倒是觉得孤独与不习惯。
赚钱和回家不是对立的两方位,钱永远赚不完,家是不是还有值得你留恋,如果家是一个伤心的地方,家里父母也不在了,家给你留下的只是永远的伤痛,那么不管有钱没钱都不会回去。反之,如果家里父母健在,你的心时刻牵挂着,在外累了,你会随时出现在回家的路上。家是一个港湾,只要父母还在,心永远离不开家,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存着家的位置。一个人远离家乡,不是为了生活,就是心里有太多的无奈,家乡的记忆并非全是美好的,刻骨铭心的爱化作东去的流水,执拗的决定让自己身债务累累,无颜见江东父老,离家只是暂时的撤退,静一静心,还会整装出发。走在路上,把家的坐标定在心里,渐行渐远,父母爱怜的目光挥之不去,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的床上总忆起那一幕,离时容易回去难,一行清泪流腮旁,家啊,在心里那么近,在路上那么远。有多少钱能回家?债好还,情难买。独上楼台,望断家乡路,父母安好否?等我归来。
如果不上班,可以天天都在家里。我觉得家里有做的事很多,做清洁,做饭,听听歌,刷刷剧,一天很快的过去,甚至还感觉不够用。我也不觉得孤单。我是一个很适合田园生活的人,种点花,种点菜,自己写写书法,泡上一壶香茶,弹弹琴,很惬意。粗茶淡饭,喜爱青菜和鱼肉,每个月的花费真心不高。我既不喜欢涂脂抹粉,也不喜欢逛街买买买,最多就是网上淘点东东,其实生活越简单,人越快乐。如果我一个人,了无牵挂,真心一个月2000多块可以把日子过得很舒心。可是,有老人,有孩子,感觉赚多少都是不够花的,看着每月银行卡账期一到要还的钱就心惊肉跳,怎么会用这么多钱呢?其实给自己的钱几乎很少,可每个月都觉得比较紧张啊!
从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工作,因为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在这边,虽然我一个人在外打拼,但是并没有感到孤独和无助,我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意,还没有想过回老家,现在的职位虽然不高,薪水虽然不高,但是我生活的很快乐,与同学和朋友相处的很融洽。我相信自己的事业慢慢的会好起来,也许会选择申请外来人口落户,在大城市买个房子也是有可能的。到时候,再把父母接过来,岂不是很好?人们都说,爸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老家每年会回去一次两次,但是不一定就要回乡发展,因为大城市的机会更多些,这也是许多年轻人的选择,你说呢?
记得一次考试时,与后排考生闲聊,才知道他是一位拥有好几个注册证的能人,刚从北京回来不久。问他为何回来,他说父母年纪大了,自己在外面待的时间也不短了,也累了,想落叶归根,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团聚的时光。是啊,作为在外漂泊的游子,想家的时候就回来,故乡的大门永远都向你们敞开,故乡的亲人会永远张开双臂欢迎你们,无论你在外边混的好抑或坏,不管你有多少钱,他们都不会嫌弃你,只要你愿意,随时恭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