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剂用途能延缓或阻止氧化或自动氧化过程的物质称为抗氧剂,它能延缓物料、制品和用品在储藏和使用时的变质。一般用量较小,大都是具有还原性能的物质。对抗氧剂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小,效率高,价格便宜,且无不良后果。抗氧剂用途比较广泛,通常用于食品、饲料、油脂、塑料、橡胶、纤维等。抗氧剂是重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它可防止食品成分氧化变质和败坏,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贮存期。主要用于防止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氧化毫败,防止食品褪色、褐变、维生素被破坏,如加于食用油脂、富脂饼干、早餐谷物、汤粉、速煮面、冷冻或干制鱼贝类等。抗氧化剂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目前,各国使用的抗氧剂总数约30种,美国有26种,日本15种,德国12种,瑞士24种,中国允许使用的有10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有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维生素E、维生素C等。中国近年来开发的茶多酚是一种茶叶提取物,具有优于BHA、BHT、VE的抗氧化作用,兼有抑菌和防止褪色等作用,且安全无毒,中国于1990年批准使用,现正大力扩大应用之中。此外,中国从提取甘草浸膏或甘草酸后的甘草残渣中提取到一种“甘草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耐光、耐氧、安全无毒,中国已于1991年正式批准使用。
抗氧剂也是橡胶和塑料的添加剂。多数高分子材料都可能与氧反应,导致降解或交联,尤其是在热加工和受日光照射时,氧化速度更快。抗氧剂可以延缓高分子材料的氧化过程,保证它们能顺利地进行加工并延长使用寿命。在橡胶工业中,抗氧剂通称为防老剂。按照作用机理,抗氧剂有游离基抑制剂和过氧化物分解剂两大类型。游离基抑制剂又称主抗氧剂,包括胺类和酚类两大系列。胺类抗氧化剂几乎是芳香族仲胺的衍生物,主要有二芳基仲胺、对苯二胺和酮胺、醛胺等类。它们大多具有较好的抗氧效能,但污染性较重,主要用于橡胶工业。酚类抗氧剂主要是受阻酚类,抗氧效能一般较胺类抗氧剂差,但没有污染性,主要用于塑料和浅色橡胶制品。过氧化物分解剂又称辅助抗氧剂,主要是硫代二丙酸酯(如DLTP、DSTP)等硫代酯和亚磷酸酯(如TPP、TNP、ODP)两大类。它们主要用于聚烯烃中,与酚类抗氧剂并用,以产生协同作用。
1、抗氧剂1010。白色流动性粉末,熔点120~125℃,毒性较低,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剂。他在聚丙烯树脂中应用较多,是一种热稳定性高、非常适合于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助剂,能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另外,也可以用于其它大多数树脂。一般加入量不大于0.5%。
2、抗氧剂1076。白色或微黄结晶粉末,熔点为50~55℃,无毒,不溶于水,可溶于苯、丙酮、乙烷和酯类等溶剂。可作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ABS和丙烯酸等树脂的抗氧剂。具有抗氧性好、挥发性小、耐洗涤等特性。一般用量不大于0.5%;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成型用助剂。
3、抗氧剂CA。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80~188℃,毒性低,溶于丙酮、乙醇、甲苯和醋酸乙酯。适合于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ABS和聚酰胺树脂中的抗氧助剂,并可用于与同接触的电线、电缆。一般用量不超过0.5%
4、抗氧剂168。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83-186℃,无毒,与树脂相溶性好,且具有低挥发性、耐抽出性及不污染不变色等特点。是目前国内最优秀的加工稳定剂,它能有效地防止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等)在挤出注塑过程中的热降解,使聚合物保持原有的机械性和耐老化性能。
5、抗氧剂164。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粉末或片状物。熔点在70℃,沸点在260℃左右、无毒。用于多种树脂中,用途广泛。
抗氧剂-简介 有机化合物的热氧化过程是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在热、光或氧的作用下,有机分子首先在最薄弱的化学键上发生断裂,生成活泼的自由基 R·和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ROOH发生分解反应,也生成烃氧自由基RO·和羟基自由基HO·。这些自由基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式反应,最后导致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抗氧剂的作用是消除刚刚产生的自由基,或者促使氢过氧化物的分解,阻止链式反应的进行。能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剂有芳香胺和受阻酚等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称为主抗氧剂;能分解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剂有含磷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辅助抗氧剂。 抗氧剂-分类 芳香胺类抗氧剂,又称为橡胶防老剂,是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类,主要用在橡胶制品中,这类抗氧剂价格低廉,抗氧效果显著,但由于使制品变色,限制了它们在浅色和白色制品方面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