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初级冥想者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冥想时候很容易分神,无法集中精力。以下是一些按照我过去在冥想体验中成长的经验总结。第一步:接受自己存在这样的困扰。 这是每一位刚开始接触冥想的人多少都会遇到的阻碍。可以尝试和自己说 “ 没关系,这不是什么令人忧心的问题,是每个人刚开始都会遇到的阻碍。第二步: Guided meditation 初阶冥想我建议从 Guided meditation (带有语言引导的冥想)中获得冥想体验。如果没有导师的话,可以自行上网找一些带有引导语的音频。另外再推荐一个我个人经常练习的冥想---6 Phase Meditation. 这是一个仅20分钟的音频,但却有规律的融合了6种简单基础,适合在早起前和临睡前练习。这6个阶段分别是 Connection (感受与世界的连结),Gratitude (感恩),Freedom from negative charges (消除负能量),Creative visualization (自由想象),Intentions for the day (勾画你的一天),Blessing (祝福)。获得冥想体验之后,我们再来处理如何专注于当下。佛教中曾提到,弹指间(7.2秒)人脑海中最多能闪过60个念头。先来简单解释为什么初学者容易分神。人类每天需要主动或被动接收太多的外部信息,大部分人的"念" 是向外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关注点是相对于自身的外界。例如,本来想着解决今天的工作,却突然想到今晚吃什么?又跳到了和朋友的聚会?人的思绪就是神经元之间信息快速的传递,有时甚至会天马行空。而冥想则是一个需要我们把 “念” 转向自身,也就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情绪的过程。所以,很多人在刚开始学习冥想的时候,坚持不了多久,脑中便会浮现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近日的担忧。
Sitting meditation,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静坐,打坐。指导语十分清晰:将自身的觉察放在鼻子下方,人中的位置,感受呼吸的频率,感受气流的进出,感受自身的存在。大部分人都在进行这个练习的时候,容易出现分神,无法专注的情况。而此刻,接受(Acceptance)的重要性便体现了出来。如同第一步,接受自己这个问题的存在一般, 在杂念在脑海中迂回时,告诉自己,“我接受这个念头的出现”,无需为他的出现感到任何不安的情绪。让这个念头自然的出现,自然的消失,再次将觉察回归到呼吸上。可以试着对自己说 “感谢这个念头的出现,现在让他慢慢离开我的思绪”。
练习冥想的时间也不久,但现在能稳定的练习一个小时左右。当我练习的时候会戴上耳塞来防止外界声音的干扰,然后全身放松开始观察自己的呼吸,关注呼吸的时候感受鼻尖上细微的感觉并且在心底默默的数呼吸次数,从一数到二十然后再从头来。这样比较不容易走神。至于双腿很麻的话,我倒是没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是题主姿势不对?不过书上提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当你感觉到双脚不舒服的时候,你要直面这种感觉,观察它,感受它,直到它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