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地道广东人,我喜欢喝汤是受上一辈人的影响,习惯饭前饭后一碗汤,饭前喝,流质的清汤可以润泽咽喉和脾胃,喝了汤再开始吃饭,感觉胃口更好,吃得更香,饭后再喝上几口,可以把口腔残留的食物一并吞下,可以简单的清理口腔。至于说追根溯源的话,应该是我们广东的气候所出,我们这边潮湿燥热,所以人们就用相应的药膳配上合适的肉类骨头熬煮汤水,以缓解身体的不适。广东人对于养生也很重视的,对食物的要求很高,大多数的广东人口味偏清淡,其实是源自对食物保留原汁原味的喜爱,所以在烹饪食物的方法上,大多也是遵循这个前提去制作,譬如:白切鸡,清蒸鱼类,白灼海鲜等等…
我是东北人,但是,由于女儿女婿在广州,所以,没少在广州长期居住,对广东人的饮食习惯有了一些了解。说到广东人喜欢喝汤,我是深有同感,就连女儿和老家是陕西的女婿,到了广州也才八九年时间,竟然也对煲汤产生了兴趣。每逢节假日有时间时,就会采购回来汤料食材,像模像样的煲起汤来。至于广东人为何喜欢喝汤,主要是缘于环境和气候。广东地处岭南,比较闷热潮湿,人的湿气往往较重,喝汤尤其是一些滋补类的汤有助于祛湿,饭前喝汤还有滋润喉咙的作用,有助于提高食欲。
广东人喜欢煲汤,一年四季都会煲汤喝,根据所煲的食材不同,煲汤出来的功效也不同。例如,在冬天可以煲鸡汤喝,对提高免疫力、抗感冒是非常好的。鸡汤能加快咽喉部位、支气管粘膜的血液循环,增强了粘液分泌,清除了呼吸道的病毒,不断的缓解咳嗽、口干舌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气候环境造就一方饮食习惯。广东地处中国南半球,气候湿热,古代就有瘴气之地一说。吃饭前喝汤,一方面可以润肺止渴,另外也可以补水生津,最主要的在湿热天气祛湿下火,应对南方湿热天气再好不过。
最主要还是因为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影响了老广们的胃口和吸收,这时候补品和水份的结合物——汤水,就成了最佳的食物,在煲汤时加一些祛湿的药材,还能强生健体。而且,喝汤也是岭南人几百年前就传下来的老习惯啦。
我们广东人重视汤水,主要体现为日常多喝老火汤。老火汤的定义,是起码要煲两小时以上的汤水才算合格。中国其他菜系(有四大名菜或八大名菜的说法)的汤,恐怕少有这样耗费柴火的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