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寂静之声》,充分展现了年轻人的彷徨、无助和迷茫。半个世纪过去了,当今年轻人的困惑依然存在,这是我们这个年纪确实应该有迷茫和挣扎。因为越是黑暗,就越要在心里给自己点亮一盏灯,给自己继续奋斗下去的力量。而书籍,就是给人力量的信念最能让人亲身感受到的载体。它承载了几千年来人们面对困难时作出的挣扎和抗争,让人有面对挫折的勇气。
我觉得,当代年轻人真的应该读一下历史书籍。读史可以让人明智,在一些改变历史进程的实践中,往往出现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结果各不相同,就像商鞅变法成功了,他给秦国指明了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却也死在了自己所制订的严刑峻法之下。司马迁遭受了无比耻辱的刑罚,但他通读历史,忍辱负重,最后写成了史家的绝唱《史记》。在历史上,有非常多的名人,他们的韧劲和隐忍,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而这种韧劲,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逆境商”。年轻人在最贫困、最弱小、最迷茫的时候从历史中寻找和我们遭遇相似的人,在借鉴他们的对策,学习他们的精神中慢慢站起来,应对来自生活的压力,挥去萦绕在眼前的阴霾。
儒学著作对人的意义也是极大的。这跟孔子的经历有关,他早年追求做官,认为学而优则仕。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谋求一官半职,却一直没有成功。所以他写下了“虽执鞭之士,吾亦求之”,这跟当今很多人挤破了头去考公务员一样,虽然是在边远的地区,岗位也不合适,但还是要去考。这是一个方面,而孔子对待贫穷是非常豁达的,包括孟子也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吃的睡的都不好也能过的快快乐乐的,这就是真正的洒脱了。孔子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跟我们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想要干一番大事有没有得到赏识,所以非常苦闷,也很烦恼。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可言的,只要把劲用得巧,成功总归会来敲响你的门,你只管迎接它就好了。
在最低落的时候,越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还有一本书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是一盏明灯,自从它出版一来,就一直为世界上每天发生着的事情所证明。《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这两位人类历史上的伟人用他们独特的只会为全世界向往独立自由和解放的人们指引着道路。相信在这部凝结了所有哲学成就的著作,会以其日久弥新的智慧给你更大的启迪,让你有所收获和感悟。
每个人都曾年轻过,但是每个人的青春经历却又是不尽相同的,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一段时光也莫过于青春那一段。谁的青春又是一帆风顺的呢?都是在迷茫,坎坷中前行,挫折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在年轻的时候最不怕的就是失败,也不怕重头再来,因为青春不是用来眷写画卷的,而是用来遗憾的。这样虽然有点显得露骨和残忍,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它不会让你在顺境中如鱼得水,它必得锻炼你坚强的魂魄。因为,那样才是完整的人生。
年轻人在刚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必定是什么都不懂,带着从学校里学的那点理论知识,就赤手空拳地去社会打拼,除了满腔热血和一个健全的身躯,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年轻人最贫穷,最弱势的时候,因为你不能将所有的麻烦和困难再推向你的父母,因为你已经成年,因为你已经踏上社会,因为以后的路,注定要你自己走,没有人能够替你扛下所有的难题,也不是你永远的避难所。
当年轻的你遭遇困难,你要明白你要自己解决所有的困难,没有人有义务再帮你解决。其实,现实的打击已经让你喘息不过来了,再加上自己心理还经受那么大的压力,身心俱疲就要自己找到办法消解这种情绪,要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不能继续消沉,要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所以要从心灵上得到慰藉。那就是多读书啊,年轻的你就会从书本里得到一种解脱,要让自己重新充满正能量。
让人充满正能量的书并不是说那些心灵鸡汤,而是能找到一种自我心灵得到涤荡的书,那些繁琐的大道理我们早就麻木了,甚至还有了反感心理。所以,找一些能够让自己心能够平静下来的书,每个人都不相同,也许是自己喜欢的作者,也许是自己喜欢的画风,都可以自己调整。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能够找到一下真正的自己,然后给自己加满油,再出发!
我最穷的时候只翻看各种报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