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天天想着,好无聊啊,到底该做什么啊,直到发现一个现象,同样的课程,同样的付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绩,但是按理来讲结果应该相同啊,显然问题出在了学生的身上,当是就兴奋了,不管我将爱想做什么,这种少付出多收获的能力肯定是有用的,有时,我太钻牛角尖,很多事找不到捷径就不愿意做,这是不好的,最后,我遗忘了自己的初衷,把这份能力用在了名为高考的战役中。
经过青春期的拼搏之后渐渐明白,很多事情是不以人力为转移的,例如,命运,青少年更多地是接触励志鸡汤,告诉我们应该奋斗,中年之后就会知道命运的力量,就会坦然接受了,除了命运之外还有天赋,原生家庭背景等等都会对结果有影响,如果要嫉妒,每时每刻都要活在痛苦之中了,最后,要跟自己的昨天比,只要比自己的昨天更好,自己就是进步了,就要欣赏和接受自己。
世界是公平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付出了会有收获是真的,有些人天资聪明收获更大也是有可能的,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悲观,不努力的话跟别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有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家庭背景以及资产雄厚,可是这些好的生活也是经过奋斗才拥有的,时间会证明,必须努力,才会取得成功,看似没有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人,实际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谁又知道呢。
最近我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今年大三,我和室友一起准备考一个证,我从暑假开始看,我室友考试前几天开始复习,结果室友过了,我却挂了,室友今天面试也是昨天晚上才看的书,听说很是顺利,抽的题也比较简单。
本来是自己遇到问题,随手查了些,却查到了不少类似于“不是别人不努力,是别人拼命的时候你没看到”这样的毒鸡汤,想了想,不如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出来,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
我觉得是你没看到别人也在努力,而且比你更专注地努力,或许你觉得你努力了但是其实你并没有专注,所以你觉得别人时间精力花的比你少但是收获比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