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习俗,从以前就这样。小的时候,年作为唯一小时候向往的日子了。母亲的脸上洋溢着少有的笑,里外忙活,和着白面,蒸上两锅白白的大馒头,而且会在每一个馒头上,点上红点,以求生活越来越好。到了三十这一晚,(炮)这个主角可就上场了,东南西北响声一片,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带着炮仗,这放了,那放,没钱的孩子,买不起炮仗,只有跟在有炮仗的孩子后面,去过一过炮仗瘾,想起来那个画面无可替代。大人们放炮,那讲究多了,第一,为了喜庆,第二为了团圆,第三,为了赶走晦气,第四,以求来年好收成,而且在我们这里,年三十要放炮赶年,正月十五,年就过完了,要回归正常生活了。
其实我最盼望着过年了,我老家在大山里,每年回老家都是我最兴奋的时候了,老家年味最重。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放鞭炮,玩窜天猴。其实一开始我是害怕放的,后来看他们放我也就胆大了。还有那种点开只呲花不响的那种,颜色真好看。年三十晚上别想着睡觉,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如雷贯耳。有一次过年没回老家,出了小区哪有放鞭炮的。其实这就是一个习俗,以前过年城里都放,只不过为了减少污染就不放了。
就我居住的地方而言,我在城里过年是不放鞭炮的,因为现在大家环保意识很强,所以就不放了。农村文化比较淳朴,而且地处偏僻,所以年味更重一些。
其实就是图个热闹呗,孩子去大城市工作,一年才会来一次,一家人吃团圆饭,放放鞭炮才有年味。其实放的也不多,主要是和家人在一起开心。
在城市的话就不能放鞭炮了,因为污染环境。农村的话位置肯定是离城里远,比较偏僻,再说人口也没城市那么密集,而且车辆也没这么多。
相传放鞭炮是为了赶走年啊,因为年怕响声故此用鞭炮声吓走它,后来就演变成一种习俗了。过年最有意思的就是和小伙伴通宵放鞭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