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第一轮工程至2005年结束。根据第一轮实施效果,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播系统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一部分,早期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无线调频广播的方式,有信号不稳定,音质不好,分级管理难于实现等缺点,随着GMTD网络村村通广播的实现,这套农村网络广播方案基于电信通信网络和数据网络进行部署,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服务解决方案。
村村通网络广播系统通过现代通讯技术,把全市各村的大喇叭进行联网,实现多级管理和信息的实时发布,通过它不仅可传播农业知识与技术,还可以把国家的农业政策、农民政策、农村政策传达给广大的农民,把政府想做、要做的事情告诉农民。使科技信息服务三农,收听就有收获。提高农民的政治意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村通广播是一套GMTD农村广播系统,以便快速、高效、全面的传播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传播农业科技、农村信息;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先进性: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存在着失真大、频带窄、信噪比低等问题;而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则无因传输问题对音质造成的损害,能在终端重现高质量的音源信号。科学性:数字网络广播可在同网段的局域网内、跨网关的局域网内或Internet网上使用。稳定可靠的网络广播直接取决于网络服务器及网络适配器软硬件结合的完好性能;此外,系统可维护性强,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稳定性:由于系统采用IP数字网络广播方式,省去了大量的布线系统,所以也就消除了作为广播系统中最可能发生问题的线路故障所引发的广播系统线路故障现象;
经济性:维护方便、结构简单、布局简明、广播系统的经济性有目共睹,在建设期可省去大量的传输线材和线路铺设费用。“村村通广播”是政府部门与农民之间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第一轮工程至2005年结束。根据第一轮实施效果,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播系统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一部分,早期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无线调频广播的方式,有信号不稳定,音质不好,分级管理难于实现等缺点,随着GMTD网络村村通广播的实现,这套农村网络广播方案基于电信通信网络和数据网络进行部署,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服务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