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宿舍一共有六个人,这六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和理想,每个人对人生的意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一个舍友认为努力也没有什么用,也不用着急努力,大好的年华就是用来享受的,自己也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努力这回事儿。另一个室友是那种每天泡在图书馆,自习室,背着英语四六级,年年拿着奖学金,奖状,他不想让自己每一秒的时间被虚度。
所谓的三观也是分人的。我舍友是属于那种特别会过的人,宁可让自己受委屈也得省钱。就比如说有次我们去岱庙玩,里面有那种专门穿古代衣服照相的地方,但是得花钱啊,我舍友因为省钱就不照相,出来玩一分钱也不花,本来想去吃烤鱼结果她为了省钱吃煎饼果子,怎么说呢,可以理解吧,毕竟三观人和人还是不同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和我大学小伙伴就是因为一本小说认识的,我俩都是慢热的人,都比较被动,刚开学发现她在自习室角落里看《姗姗来迟》,我当时可激动了,就主动去找她了,就聊起来小说的男女主了。后来就成了小伙伴,发现我们也有相同的三观:不如即使有钱也要勤俭节约。
我认为大学生,这一群体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认为考上大学自己这一生,所有的事情都结束了,工作以后爸妈给找,之后就结婚过着平平淡淡柴米油盐的生活,有的人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所以一直努力。
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不同的生长环境,接触的环境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择友观和人生观,而且每个人和每个人都不一样。
这一群体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认为考上大学自己这一生,所有的事情都结束了,工作以后爸妈给找,之后就结婚过着平平淡淡柴米油盐的生活,有的人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所以一直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