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所有获得世俗上成功的人,几乎都是好像什么都知道。这种什么都知道,源于他们拥有的足够的资源,资金、人脉、相对自由的时间,是世俗成功的附属价值。世俗上的成功是“因”,什么都知道是“果”。想要获得成功还蛮难的,想要什么都知道可就简单多了。只要你有一定的时间,你可以从网络上得到满足你好奇心的绝大多数“知道”。只是这种知道,可能大多数只是一个领域的入门知识。
其实什么都懂和事业有成本来就不是有多大关联的条件,而是两个并不矛盾的状态。跟什么都懂对应的应该是生活有趣,跟事业有成对应的应该是术业专攻。硬生生把什么都懂和一事无成牵连起来,把术业有无专攻的重要条件忽视掉,把事业有成且什么都懂的大量例子忽视掉,把什么都懂导致的生活有趣的结果忽视掉。仅仅举出一小块部分对什么都懂进行隐性批判。
人的一生虽然有无数的分支,但却是有主线任务的。我所有擅长的东西是必须沿着我的一个专长展开的。我的主线任务从来没变过啊,一直都是在科普心理学的道路上战斗。于是我整合了我所有的技能,让他们为这个主线服务。真正厉害的人,是不会用“厉害感”装饰自己的。生活达人们不管看起来是否厉害,他们都不会在真刀真枪的实战面前抱头鼠窜。
因为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太多,“什么都知道”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极少。换句话说,能创造价值的知识,门槛远高于令外人惊叹的“什么都知道”。普通人中的“什么都知道”,其实就像是学校里那个身体好的体育尖子,足球篮球乒乓球样样皆能。但这些运动的专业人才一样充沛甚至过剩,野球场再霸气,能进NBA么,CUBA都打不过。
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我曾经也经常有这种感觉,觉得我知道的东西比大多数人多,我思考的内容比大多数人深刻,我的逻辑判断和理性推理能力比大多数人强,等等。然并卵,这些自以为是的感觉并没有让我比其他人更成功。岂止是没有别人成功而已,真的就像他人说的一样,“一事无成”。
因为你从来都是在消费别人的东西,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产出,将你所知道的东西变现。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文哲学也是顺手捏来,但你所知道的,无非都是别人的劳动成果,你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固然是好,但若只凭知之为不为之,很容易陷入空想和妄想的泥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