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吃外卖,大学三年,我点外卖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不点外卖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外卖比较贵而且不太卫生,另外,我觉得在宿舍外卖也不太好,毕竟宿舍是集体空间,所以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我一般都是在学校的食堂吃饭的。早餐的话一碗豆浆一个馒头,3块钱。午餐跟晚餐的话一般是6块钱,一两米饭,一个肉菜,一个素菜。这样子算的话,每个月花费是450。再加上还会在网上买一下小零食啊,有时候会跟宿友出去吃饭啊,那就再加200,所以每个月在吃上面的花费大概是650。
我是2015年上的大学,刚来大学的时候,觉得根本就花不多少钱啊,还想着攒点钱以后出去玩,但是第一个月就把我攒钱的梦想给打击了,除去吃饭不说,各种聚会,日常用品,出去玩都是额外的开销,第一个月我花了1000+。之后每个月差不多都要1000以上,每次都是提前给家里人打电话要钱,别人都是打电话报喜讯,我却是打电话要生活费,想想也是够失败的,于是我就打算改变自己,不能老是依靠父母。
10年上大学,第一次手握巨款,无人监督,第一个月1500,第二个月1600,爹妈一句话没说,要多少给多少。可怜爹妈不过是工薪阶层,家庭相当相当一般。第三个月回过神了,脑袋迟钝没办法,以后每个月800左右,绝不会超过多少去,当然剩余的就是我自己的了,攒钱买溜冰鞋,旅游,做一点兼职,兼职没挣多少钱。现在想想,我一直就是这样的人,手头宽不宽裕都能把持得住花钱。
我现在在深圳上学,一般一个月1000块钱的生活费是绰绰有余的。我不是经常买衣服,主要是不太擅长挑衣服,每一次买衣服都要挑好久,久而久之也就对买衣服没有那么热衷了。一般情况下都是觉得实在没有衣服穿了,才会买衣服。不过如果买的话,我就会一次性买比较多件,省的又要去慢慢挑。那买衣服就算每个月花费100吧。
每个月必须花的固定开支有饭费、以及一些交通费。在校园里吃,三顿饭加一些饮料什么的,一天15元、31天465元。交通费基本是公交车和地铁,有时打车,约200元吧。我上期间有奖学金,学费和宿舍费是免费的,此外,在本科期间的话,一个月有700元的生活补贴。那么,作为固定开支的饭费和交通费一般不会超过700元。
我们那会儿6个人一个宿舍,我初中之前一直在农村上学,从小受父母的影响,比较节俭。上高中那会儿我考了我们市里第三中学,那会儿身边的朋友花钱大手大脚,我忍住了他们买的零食,都是一大包一大包,拿的吃,漂亮的衣服,隔几天换件新的,虽然那时候也渴望那样儿的生活,但想想爸妈对我的关爱,心理也是满满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