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期水位较高,整个养殖过程草头一直在水面以下,如果出现轮叶黑藻疯长情况应及时用钢丝绳锯沿水下40厘米进行割茬,不可全池割茬,每次割茬量控制在水草总面积的1/3,交替进行割茬处理,并注意东西向拉通风沟;如发现水草活力降低,应及时施肥促进水草生长。养殖全程不肥水,每7天用EM原露全池泼洒,改善水质,促进河蟹生长,抑制病原菌,形成良好的养殖环境。全程配合饲料和小鱼搭配投喂,5月份前全程投喂粗蛋白质含量38%的配合饲料,具体投喂比为5%;6-8月份饲料和小鱼混合投喂,混合比例为1∶1,投喂比为2%;9月份以后投喂小鱼,投喂比为4%。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河蟹摄食情况、水温等条件灵活调整,以第二天有少量剩余为宜。全程增氧,每天保持增氧9小时以上,高温季节下午务必开启增氧机增氧以提高池塘底部溶氧,低气压、连续阴雨天气和强对流天气必须适当延长增氧时间,避免缺氧引起河蟹死亡。此养殖模式的核心是维持水体高透明度,具体做法是养殖全程不肥水、高螺蛳投放量和频繁使用EM原露,既达到防止青苔滋生的效果,又使池塘中的营养物质达到供需平衡,养殖初期高水位以及大量的螺蛳投放使池塘中的青苔无法生长,并减缓了水草的生长速度,大量的螺蛳投放还为河蟹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饵料;频繁使用EM原露一方面可以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剩余饵料转化成水草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水草生长,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养殖动物肠道微生物环境提高河蟹抗应激能力。
由于前期水位较高,整个养殖过程草头一直在水面以下,如果出现轮叶黑藻疯长情况应及时用钢丝绳锯沿水下40厘米进行割茬,不可全池割茬,每次割茬量控制在水草总面积的1/3,交替进行割茬处理,并注意东西向拉通风沟;如发现水草活力降低,应及时施肥促进水草生长。养殖全程不肥水,每7天用EM原露全池泼洒,改善水质,促进河蟹生长,抑制病原菌,形成良好的养殖环境。全程配合饲料和小鱼搭配投喂,5月份前全程投喂粗蛋白质含量38%的配合饲料,具体投喂比为5%;6-8月份饲料和小鱼混合投喂,混合比例为1∶1,投喂比为2%;9月份以后投喂小鱼,投喂比为4%。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河蟹摄食情况、水温等条件灵活调整,以第二天有少量剩余为宜。全程增氧,每天保持增氧9小时以上,高温季节下午务必开启增氧机增氧以提高池塘底部溶氧,低气压、连续阴雨天气和强对流天气必须适当延长增氧时间,避免缺氧引起河蟹死亡。此养殖模式的核心是维持水体高透明度,具体做法是养殖全程不肥水、高螺蛳投放量和频繁使用EM原露,既达到防止青苔滋生的效果,又使池塘中的营养物质达到供需平衡,养殖初期高水位以及大量的螺蛳投放使池塘中的青苔无法生长,并减缓了水草的生长速度,大量的螺蛳投放还为河蟹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饵料;频繁使用EM原露一方面可以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剩余饵料转化成水草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水草生长,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养殖动物肠道微生物环境提高河蟹抗应激能力。
轮叶黑藻芽苞播撒完3天后,排干池水,用漂白粉全池消毒,具体用量为10千克/亩,漂白粉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轮叶黑藻成活率降低。年前一次足量投放螺蛳,具体投放量为1000千克/亩。年前投放螺蛳可以很好地节约成本,据统计年前螺蛳的价格一般比年后要低38%以上,并且成活率较高。春节前将自育扣蟹投放到蟹种暂养区中,具体投放量为2000只/亩,待轮叶黑藻长势良好、河蟹第二次蜕壳完成后,将暂养区围网拉开,使河蟹全池活动。
年底将养殖动物捕捞完毕后,池塘开始排水,全塘水位剩余10厘米左右,翌年1月份开始全塘播撒轮叶黑藻芽苞,具体用量为7.5千克/亩,然后将水排干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完后10~15天开始上水,水位一次性打到80厘米。养殖初期高水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抑制青苔的滋生,减缓水草长势并使其一直在水面之下,另一方面水面过高会影响水草光合作用,有造成水草死亡的可能性,关键点在于全程不肥水并大量投放螺蛳来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年底将养殖动物捕捞完毕后,池塘开始排水,全塘水位剩余10厘米左右,翌年1月份开始全塘播撒轮叶黑藻芽苞,具体用量为7.5千克/亩,然后将水排干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完后10~15天开始上水,水位一次性打到80厘米。养殖初期高水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抑制青苔的滋生,减缓水草长势并使其一直在水面之下,另一方面水面过高会影响水草光合作用,有造成水草死亡的可能性,关键点在于全程不肥水并大量投放螺蛳来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