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有很多人走捷径,通过多浇水、把多肉放在见光不良的地方养护,让多肉先徒长,之后再把叶片一片片掰掉,再放到光照条件好的地方养护,让茎干木质化。这种催长的老桩,一两年就可以种出一棵,很多市场上卖的老桩都是这么来的。这种老桩和自然生长的老桩看起来没多大差别,但是对于肉友来说,意义就减少了很多。
多肉植物养成老桩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尤其是那些大粗桩。但是也不是所以品种都有大粗桩子。有些品种本身茎干就比较细,易分枝,杆子长的也快。比如虹之玉,乙女心这些。虽然可以长成老桩,但是不会是特别粗的老桩。一般变成大粗桩的都是生长速度比较慢的,比如:广寒宫,舞会红裙,高沙之翁这些品种。
要让脆嫩的茎干木质化,就先要让它长长。如果是自然状态下让多肉长高长长,那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短则两三年,长着十几年,这个过程还需要给多肉换盆、预防疾病和虫害,还有细心养护,是需要花费肉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所以亲手培养出一颗老桩,对于肉友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值得骄傲的。
审核通过
把多肉养成老桩,那真是一件既有成就感又非常考验人耐性的一件事。我们知道多肉的生长都特别缓慢,而且大部分多肉在高温和低温的时期都会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这个时候多肉生长几乎停滞。大部分地球种植多肉,都会经历两个休眠期,只有在短暂的春季和秋季,才能看到多肉比较快速的生长。
我的老桩大部分颗粒比例非常多,就是为了憋桩子,生长慢一点无所谓,桩子粗,不徒长才是好桩子。为了避免徒长,我都是8-9成颗粒比例。比起成长期的多肉,老桩浇水要更少,稍微浇多几次,尤其夏天,杆子马上就徒了,或者变细了。
做多肉繁殖已经5年了,最早的一批多肉也都变成了老桩,自己养老桩相当有成就感,因为是亲眼见证一颗多肉小苗一点点的被带大,爆头,控杆子,凹造型。精心呵护,一点点的变成了老桩,换一个适合的老桩盆,就变成盆景,别具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