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骆驼祥子》,最后一段写道“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看到这里,真的相当心酸。那个社会真的很病态吧。
广芩的《采桑子》,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在现当代以爱情为主的文学作品中,这一书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一家子的温情很能打动人,能给人心头一暖的感受。并且书籍的文风逗趣却不俗气,把老北京人的家族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很是难得的好故事,很值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细细品读。
小时候看《读者》,里面有一篇印象比较深刻的文章。女主叫桃夭,被父母抛弃之后被一个男人捡回来。男主最后得癌症死了,女主收拾他的遗物,发现一个罐子,上面写着四句诗:君生吾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中岛敦的《山月记》中有一篇文章,文中说了唐代诗人李徵因不愿趋炎附势、巴结上司然后辞职,隐居山林,在一个夜晚变成为虎的故事。挺有意思的。
冯国川先生翻译的《猫禅》 ,每次身边有人养的宠物猫或者狗之类的去世后,他们很伤心,然后我都会给他们推荐这篇文章,自己也受益匪浅。
《一千张糖纸》小时候看的一个故事,其实挺平淡无奇的,但是特别有代入感,总之这么多年还记得清清楚楚啦,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