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铁律,新闻里有“态度”,就叫做软文,不论你的立场是代表你个人、编辑部、或是客户。因为每个人的屁股位置不同,积累不同,经验不同,写出来的“新闻”距离客观之间,总有一层“主观”的影响。要做的是尽可能消除这个影响,而非潜意识或显性地加强。有态度的新闻报道就失去客观,就别说你在做新闻,你可以换个名字说它叫特稿之类。或者你把新闻和评论放一堆儿,叫专题——但即使是可以凑一块,把单篇新闻单独拉开来看,就该是“客观中立”。 “有态度的门户“的观点我完全认同。按说那里面全是他自己的“态度”,但唯一有一篇他提到自己的私事,便在行文里专门道歉,大意说“在公众平台谈私事,是很不专业的事儿”。
有态度的新闻也有可能是好新闻,没态度的新闻不见得就一定不是好新闻。具体说来,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作为一个记者,对于一些浅显明了的事理要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电影《无极》对香格里拉景区的破坏,曝光的记者甚至遭遇死亡威胁,却获得一片赞誉。但是对于正反方对垒的新闻话题,需要听取多方意见,保持中立态度客观报道和评述。比如狗肉事件,不能因为自己吃或不吃就偏向某一方。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的新闻最大的毒瘤不是with态度,或者不客观,而是故意的避重就轻,“我不说假话,但是有违我的观点的内容我屏蔽不说“。但凡觉得有问题的新闻大抵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