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直是要强的也是她的家庭中最出色的,所以她对子女的期望自然是高的,当我能够给她买房子,给她买商务舱机票去看望哥哥,陪她吃遍杭州的高档餐厅,她虽然心疼钱但也明白了我们的经济实力远超过她,也就渐渐对我们的社会能力放心不再唠叨。当妈妈亲眼看到我和老公相濡以沫和公婆相亲相爱,她虽然嫉妒但也明白了我能够拥有幸福。当妈妈住在我家养病每天吃到我做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被照顾得好好的时候,她虽然略有不自在但也明白我们有能力按自己的想法打理好家庭生活。当妈妈的朋友们都羡慕她有一双好儿女的时候,妈妈的自豪感也就抵消了之前的不满。做这些当然我要付出满多,可是对于一个一心要挽回母女关系的女儿来说,这是毕生的心愿。我把所有对爸爸的思念和对妈妈的不舍都在这几年抒发出来,一想到妈妈已经七十多岁,纵然还有一些磕磕碰碰,也都不愿计较了。
从妈妈口中以及妈妈的兄弟姐妹讲述的零碎琐事,加上我对外公外婆的印象,我大致能够了解到穷困的八子女家庭中排行老四的妈妈从小是几乎没有得到过家庭的关爱的,妈妈没有被爱过所以她不懂怎么去爱人。然而外公外婆即使没米下锅也要让子女上学,这点让妈妈发自内心认同知识的价值,事实上她是八个孩子中学习最好的也是个人发展最好的。然而她对于深陷在家庭子女中间无法全心投入工作以至于没有达到理想的职业高度是有种很强烈的不甘心的。了解到这些,我心里开始真正希望对妈妈释怀,她对我所有个人意愿的忽略和她强加于我的所有意愿,都是出自一种对爱的错误理解,而这种错误是被她的原生家庭烙在她的潜意识里的,她自己意识不到。我除了对妈妈产生无边的怜悯,又怎能对此生气呢?
父母和子女出现问题和矛盾,有错的和该反省的不是子女,而是父母。这是我成年前我妈的态度,在我自己有了孩子后,我更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虽然我剧烈孕吐到先兆流产卧床保胎到生,生的时候难产顺转剖几乎送命。子女天生的基因包括智商和长相都是父母遗传的,后天的教育包括性格和能力是父母完成的,所以父母是世界上唯一最没有资格指责子女的人。何况孩子本能都会天生依恋信任父母,这样的前提下,和子女关系不融洽感情不亲密的父母都是自己没做好。然而,坚信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父母,相比较认为父母与子无恩的父母,往往亲子关系更差,其实真相无非是种玫瑰者得花,种荆棘者得刺。
对于我来说要继续好好生活下去就是离开这个家,我妈的行为和三观是几十年养成的,我也不再耗费自己的机智和耐心去做改变她,这种平添失落和仇恨的无用功。说句难听的,如果不是单亲家庭,妈妈或者爸爸的行为还轮不到子女来操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我妈的感觉只剩下,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不停激怒我,伤害我,干涉我,浪费我时间,却让我无能无力的人。 这个人居然是我妈。
我们的父母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的,控制是他们的本能,所以在和他们的相处中,感受到那种有意无意的控制,是很正常的。我们要争取自由,但也没必要过度敏感。当我们感受到这种控制时,慢慢变得比较钝感,慢慢让自己做到见怪不怪,慢慢地能够以平常心面对,说理也好,转移话题也好,总之,不要立即火冒三丈。其实这么多年反抗下来,从结果上看,他们已经控制不了我们太多了。
我在跟我妈交谈时,总对她的言语感到愤怒,认知行动理论中,认知在感情之前。我会产生愤怒的感情,是因为,当我妈跟我说话,我下意识的觉得“她问这个准又是要控制我”,尽管我理性的认为不是这样,可是我的自动思考在你妈问话的那一刻就直接转化成了这种认知。我一想“不知道又是想怎样控制我”,当然会生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