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如果你习惯了吃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便会忘记其实你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有自己从容的生活。一个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线应该越高一些。这样才能避免纵容他人,也能保护自己。我想说,不是善良不好,是我们今天对善良的方式不对,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被爱默生的名言——“你的善良,必须有点儿锋芒,否则就等于零”刷屏的时候,一下子就戳中了那么多人隐秘的痛点。
不认同。你可以善良,但请不要无谓地善良。如果经过岁月的磨砺, 你稍微修炼出一些锋芒,反倒可能游刃于人际,更从容地生活。 我已经明白了,所以我希望更多善良的人,都能懂得点儿有关善良的智慧。 否则真碰上事儿,我们只能将自己憋成内伤。因为这个世上,有太多让我想吐槽的“低智商”的所谓“善良”了。 比如,缺乏常识的所谓“善良”——好心的邻居老太太为生病的人推荐各种未加验证的“偏方”,心怀慈悲的人把陆龟带到公 园的池塘去放生…… 比如,道德绑架式地强迫对方的所谓“善良”——马云这么 富有,他就应该为 ×× 捐上几个亿!不过就是擦了一下他的豪车, 他这么有钱就不应该让自行车主赔钱。
认同,我觉得行善是要坚持的,而且还要止恶,不瞒您说我日常生活中时常会生起坏念头,可以说功过相抵,毫无进步,不知有什么办法?功过格也是很方便的工具,便于记录、统计,但是我觉得当你行善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是不是就该舍弃这一工具,我们行善应该不要那么功利吧,难道我们是为了福报才行善?行善该不求回报的。
经历多了。或多或少会改变什么。比如智慧增了。成熟了。这个问题是两性质。不是绝对的。
看人,有些人可以有些人不可以............
只是经历多的人凡事会看淡人更会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