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大学,当时我从江西的一个小县城来北京读书,可能是小地方来的人保守,当年我们那个地方到高中都不怎么和女生说话,到大学后发现可以随便和女生说话,这对于来自于小地方的我简直是个天堂,于是迅速春心涌动,喜欢上了一个北京的女孩子。
我鼓足了一个月的勇气,最终决定约这个女同学去看电影。于是我跟女同学说,我请你看电影吧,她说好吧,当时自己差点乐晕了。
当时中央财经大学附近好一点的影院就是北展剧场了,我跑过去买了两张票,而且特意选择了一部进口枪战大片,因为我觉得北京人洋气啊,估计喜欢看进口的片子。
我至今记得那部电影叫做“最后一颗子弹”,进电影院的时候自己习惯性地走快步,她也一路小跑地跟着我,最后她说了一句你们练体育的走路就是快。
看完电影走出来,我知趣地放慢自己的脚步,明显她没有想讨论这个电影,在我还没来得及展开关于电影讨论的话题之前,她突然问我说“你觉得我们班上的S同学怎么样啊?”
当时我心里一凉,暗自咬着牙微笑着说“他非常好啊,体育又好,人又好,各方面不错”,于是一路我和她谈论这个S同学有多好,最后谈到如何她对他表白的问题走进了校园,我以为这事悄悄就过去了。我和这个S同学是好朋友,这家伙1米9的大个子,运动员中少有的匀称身材,当年是北京中学生排球第一主攻手。后来我自己刻苦练短跑,最终进了学校运动队,做为运动队的队友我们的关系又更好了,不过后来我听他说他后来知道我请女同学看电影的事情,并且女生很多知道了。
这次学到的一课是:
1) 女人有女人喜欢的东西,枪战片拍得多好都不是她喜欢的,不要以男人的喜好来衡量女人的喜好;
2) 要学会慢走路,有时候要假装帮人开开门、搬搬椅子也有必要(其实我一直搞不懂,女人开不动门啊?这个传统应该来自于未进化的西方人,那时他们的门、椅子都太重,女人弄起来费劲);
3) 不要以为你和女人说的比较隐私的东西她不会说,她会跟她的男朋友跟她的闺蜜说,毕竟有很多男人追说明女人有魅力啊
当时自己在原化工部系统做出纳,那时刚刚从宿舍出来进入社会,自己什么都不懂。记得当时部门那些大姐在聊着张家长李家短的时候,我插了一句“你们原来都住在一个楼里啊,下次我过去到你们每家都串串”。结果我们的处长事后好意地告诉我“上班跟学校串宿舍不一样,北京人住楼上楼下都不串门”。自打处长跟我说过之后,我开始观察学习,当然也有观察男女同事之间怎么相处。
当时我们单位有个比我大几岁的小伙子特别受小丫头喜欢,财务处的小丫头经常说起他。有一次她们聊起国家部委要开运动会,化工部也要选人,去年这个小伙子就选上了,我想,噢,原来体育好的受欢迎啊,那是我的专长啊。虽然当时自己有女朋友,毕竟能得到这些大姐们认可也能满足虚荣心。
化工部选拔参加运动会的队员,整个单位只有我选上了,我觉得自己该牛了吧,结果,日子照旧,姑娘们仍旧谈论着那个小伙子。我们处里有一个哥们儿跟我关系好,有一次和他聊起那个小伙子受小丫头们欢迎的事情,我觉得不解就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回答很简单,女人喜欢宠物,宠物是怎么样的讨好人的,那个小伙子就是怎么讨好人的,当然,有时候要学看家狗那样叫几句,显得自己比较雄性,不是娘娘腔。
得从中学说起,其实我一直不知道自己中学就开始失败,直到几天前和从老家来北京培训的“同桌的她”一起吃饭聊起过去才知道。
那天她说读书的时候我特别讨厌,因为我给她取了一个叫做“二分之一”的外号,于是她作为回报在课桌上刻了一条线,不许我越过,一旦越过就拿笔划我。
太可怕了,这件事情她居然记了20多年
其实我很冤枉,我隐约记得她的外号好像来自于她问老师“1/2”是不是念成“二分之一”,于是一些调皮的男同学就给她起了个外号“二分之一”,我们背后一说起她的时候就说“二分之一”怎么样怎么样。而我是唯一一个当她面喊她“二分之一”的人,以前男生都没有人当面喊过她外号,自从我喊过之后大家也都开始当面喊她,因此她一直对我耿耿于怀。
这两天我反思这件事情,我学到的是:
1) 哪怕全天下男人背后都说一个女人不好,你永远不要做第一个说出来的人;
2) 女人有时候很记仇,一点小事能记几十年,所以说话小心,没准一不小心伤到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