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中国人的场合说外语,除了“中文表达不出恰当的意思”这种情况之外,剩下的全是装逼。有的国外留学生回来说话夹外语很正常,因为他们不知道某些词汇用中文怎么恰当地表达,为了聊天不打磕巴就下意识用外语了。虽然我没去日本真正生活过,但我相信,一个不装逼的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在想说“各位”的时候也不会特意去说“米娜桑”。最后,这跟二不二刺螈没有关系,装逼是世界范围的绝症,你治不好的,不用管了。话说回来,要是就自己没事扯两个词那也没人会在意,但是瞧不起不说或者不会说的,自己还莫名其妙产生一种优越感,那就是脑子有问题了。
有的圈子是完全由日本人创造的,然而因为是娱乐业,没有专家来统一翻译,所以相关用语就只能用日语了啊。举个例子,2D格斗游戏是由日本人发明的,所以相关专业用语全是日语:立回,当身,受身,确反,打逆,硬直,判定,目押等等等等。举个例子,立回就是只取日语术语的汉字部分而成的,原文是立ち回り,目押原文则是目押し。并不是一定要用日语,前提是你要给出一个简洁的靠谱的翻译,给不出大家只好像文盲一样只取日语汉字部分来作为代替了。
我觉得一般交流用日语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民那桑”、“斯密马森”什么的,尤其是蹩脚的音译。有些东西可以用日语说,比如人名、作品名之类的。很多英语的人名地名,也可以用英语读啊。这些东西主要是懒得翻译了。
当然不一定要求会日语,但如果以上我举的这几个词你无法理解的话,只能说明你混得不久。在现在这个环境下见得多了你总会了,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体现你入宅时间的长短吧。
中文里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词汇的,用日语无妨。有对应词汇但日语本身有特殊内涵/梗的,用日语无妨。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对方看得懂,对方不懂的话还是憋着吧。
懂日语,了解日语是有必要的,但是俩中国人聊天中强行把一些能用中文表达好的词和梗说日语(水平还很低)就是无病呻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