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问题。白色手机在诺记摩托时代就已经有了。但是,在以苹果和安卓两大阵营的智能机时代,开启白色智能手机时代的是白色iphone4。iPhone4的白色版本也是在iPhone4发布接近一年才出现的。之所以这么久才出现,就是因为工艺问题。白色手机之所以难做是因为在喷涂过程当中无法达到相对的亮度平衡,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前后面板不同程度的偏黄或者偏蓝,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偏冷和偏暖,对于白色手机而言,做到在亮度上的统一是制作工艺当中的重要一环。从制作工艺角度来看,白色面板较黑色而言在印刷难度和步骤上有所区别,并且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的印刷效果有偏差,白色面板在制作过程当中往往要经历3-4次印刷,而黑色仅需要1次印刷。玩模型的同学也基本都知道,模型素体喷白漆是难度较高的一个步骤,喷漆过量会导致堆漆从而遮盖素体细节,欠量则导致上色不均,手机面板在印刷时同样会遇到这类问题。除了印刷不均所导致的差异以外,白色面板相对于黑色面板来说对于灰尘颗粒也有相对较低的容错率,同时在对白色面板进行高温烘烤时油墨会因温度等因素影响导致偏色。尤其是近两年手机外壳材料五花八门,铝合金、陶瓷、玻璃、聚碳酸酯、等等。每一种材料上色工艺都不一样,尤其是白色这种极难把控的颜色。
不是很赞同白色缺乏质感、不上档次。大到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小到耳机手环,白色都可以有质感上档次。并且,人们对“档次”的追求也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个人认为原因之一是伴随超窄边框而来的,不到2mm的边框下,防止漏光的黑色BM区在白色面板下格外的显眼——不骗你,因为我的手机就是白色的。一圈白套一圈黑视觉上会显得边框很大,为每个0.1mm通宵达旦的工夫全都泡汤了。至于背面,主要是个设计上协调的问题。前黑后白并非不可以,但总归比较考验设计功力的,市场风险也大一些,相对而言前后不是很大的反差更稳妥。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不好看吧。毕竟无论怎么样手机屏幕都是黑的。亮屏的时候再漂亮,一熄屏,白色手机的廉价感跟违和感就出来了。你看白色手机渲染图基本不会渲染熄屏效果。熄屏效果一般只渲染黑色手机。毕竟,屏幕一关,黑手机正面就是一个整体,颜值全方位秒杀白手机。白色家电能流行的前提是因为那些家电大多没有显示屏,或者显示屏并不占表面积的主体比例。而手机屏占比越来越高,这就会显得白色越来越丑。如果有一天,能把屏幕熄屏做成白的,摄像头听筒传感器都做成白的,那样白色才能重新流行吧。
iphoneX 有一款背面算白色吗?销售是把它叫做白色的,然而举了没几天,在阿姆斯特丹机场看见款瑞典出的手机壳,超级浮夸的绿叶牡丹图,瞬间我的审美就从清新自然改为神秘奢华了。当天促销,买二送一,入手了同款的iPhoneX和7plus壳,外加一个同款的充电宝,那叫一个fancy。然而下了飞机回到北京,女儿立马花10块钱买了个透明塑料壳给她的7plus换上了....所以吧,我觉得手机啥颜色真的已经不重要的,毕竟我们还是会买很多壳换来换去的嘛。
大家把着色工艺,传感器开口都说了,我说下黑边吧。白色的手机好看就要求更窄的BM区(黑边)更窄的BM区,对于装配黑边宽度的对称,LCD边缘漏光的遮盖的要求都要高的多,而这两者如果出现问题在白色机器上也会更加明显。实际上近些年超窄黑边的浅色手机几乎都出现过,黑边不对称,边缘彩虹纹等问题,甚至一些子像素都没有对齐的个案都出现过。这导致白色前面板屏幕良率比黑色的要低得多。而前黑后白的熊猫机现在也不怎么流行了。所以不少厂商干脆就不做白色了。
因为现在的手机大部分都是采用金属后盖,白色金属阳极处理工艺不成熟,成本比较高。加上金属机身出来以后,由苹果5S掀起的土豪金配色大火,而后iPhone6S的玫瑰金又火了一把,接着iPhone7的黑色机身也火了。厂家肯定是什么火就做什么,所以白色的机身在市场上极其罕有!在金属机身时代带来之前,各个厂家的手机配色基本都有一款白色。而现在玻璃机身开始火热,所以做白色的厂家也越来越多!是的,今年iPhone X出了个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