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定个性: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不是治安案件,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这不是涉嫌治安违法,这是涉嫌犯罪。
醉驾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还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为什么名人醉驾一定会严惩呢?
一是对公众起到了极其不好的示范作用。
二是执法机关针对这种名人案件,考虑到社会影响、警示作用,一定会秉公执法、绝不姑息。
每一起醉驾的严惩,无论是不是名人,答主作为普通群众都很欣慰,因为工作涉及交通管理,看到过太多因为很轻微的违法就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曾经一起死亡事故, 司机只是在调导航,不幸撞高速护栏丧生。
有些意外,是我们防不胜防的,如果你再故意制造这种恶性事件,法律一定会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让你付出代价。
给大家举几个小荔枝,如果你醉驾了如什么影响?
1这个犯罪记录是伴随终身的,公务员会被开除公职(自己想考公务员也是不可能了,甚至子女考军警校、公务员政审也会有影响),参军、出国、入党通通受限制;
2如果你醉驾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是不予赔偿的;
3办理移民签证是要提供无犯罪证明的,否则拒签。
留下犯罪记录会带来很多麻烦的,这也是社会组织中惩罚机制的设定,增加违法犯罪的成本,以此来加强社会稳定。
郎永淳事件还说明什么呢?
1、权势摆不平你瞎喝酒
基本上,醉驾一旦被警察发现,交检验机构鉴定、查明基本事实后,将移交检察机关,是很难说有什么关系来摆平的,这是一条高压线。
2、让广大群众明白不能瞎喝酒
明白这不是普通的交通违法,醉驾是犯罪,明白这有极高的安全危害、犯罪成本。
备注: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第二款、第四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摘自百度百科
(文:只手creator—创作心动生活,心理银河系的玩耍者)
当然,这不是郎永淳第一次酒驾了。
人犯错往往是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惩罚,而产生侥幸心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做。就像小偷一次两次感觉没什么事,多了就会被警察盯上。
郎永淳绝对是在侥幸心理作用下,进行的酒驾。因为这次酒驾是在10月5日晚上23时,郎永淳,驶奔驰车在朝阳大望路与其他车辆发生刮蹭事故时被发现。交警到达现场后,测量郎永淳血液酒精含量为207mg/100ml,故郎永淳负事故全部责任。如果不是这次事故,估计他以后还有可能酒驾。
加上我们中国人普遍存在一种心理,我酒驾我牛逼。虽然我们的,法律里面,规定酒驾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很多人在发生,酒驾事故,被交警查出来之后,总是找各种门路将自己脱罪。认识一个商人,他在当地有酒驾证。因为那里的交警都认识他,查酒驾直接放行。或许我们郎永淳同志,也是有这样的门道。
但是王子犯罪与庶民同罪,这一点,为北京的交警点赞。在公平这一点上,北京的交警做的非常棒。周杰、高晓松不也是在帝都酒驾被查的嘛,所以明星们你要酒驾,也千万不要在北京,这里不是你家哦。
作为公众人物,必须要对自己的形象,谨慎谨慎再谨慎。虽然郎永淳同志已经退出了央视的舞台,但你的标签还是在央视,你还是有一个作为主持人的一个公众形象在。做什么事要考虑到万一,这对你以后生活有什么影响。想当年周杰因为酒后驾车拒不承认,而且弃车逃逸。虽然后来证据不足以定罪,但是经过公众议论,给大家瞧不起,之后的事业是一落千丈。
作为普通人,我们更要吸取这样的教训,要是自己没驾照或者真的没时间去接自己喝酒的朋友,叫个代驾,现在代驾服务这么方便,网络代驾和网络叫车一样方便,何必冒这个风险呢?
一次侥幸的胜利,比失败更可怕!
第一:我们国家越来越向法治社会迈进。以前的酒驾、肇事之类的事情找找人拉拉关系就能解决的,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名人也不能例外,从原来的高晓松酒驾拘役,到10月25日的王志文上海酒驾被交通安全法规学习,再到10月27日的郎永淳酒驾即将面临6个月拘役,都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严肃性,也表明了我们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名人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犯错误。一提起名人,大家都觉得对方是高大全的阳光形象,好像名人就不能犯错误,也不允许犯错误。其实,名人也是普通民众一员,他们也会有偷税漏税、也会违反计划生育,也会酒后驾驶、也会包庇子女犯罪事实。但因为他们是名人,大家对他们的关注度极高,优点缺点都会无限放大,其实,光环后面,他们也是很脆弱,很现实的一个普通人,他们也会不小心踩上雷区,犯下错误。
第三;酒驾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其实,酒驾在以前并不算犯法行为,大家也都不在意,据了解,很大一部分人也都在一定条件下冒险酒驾过,只是侥幸没有遇到警察查到而已。自2011年5月1日把酒驾写进交通法后,依然对酒驾抱着侥幸心理的还是大有人在,都想着自己能逃过警察法眼,毕竟,不是每一个酒驾的人都会被查到的。
第四:朋友温馨提醒和监督真的很重要。其实酒驾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一般来说,要么是好友狂欢,要么是单位聚会,要么是家庭聚餐,无论何种宴席,只要喝酒,就应该不是一个人,那么同行同桌同席的人一旦看到对方喝酒之后,就应该很负责任的及时安排护送或者预约酒驾,而不是听之任之酒驾而去。
好了,凹现场就回答到这里啦,希望我们每一个朋友都不要酒驾,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哦~
今天下午,各大媒体网站都在发布一条新闻:央视名嘴郎永淳醉驾,将面临6个月拘役。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觉得很震撼。记得郎永淳的朋友这样评价过他:他做事十分细心,有时候很多事情可以放心交给他做。
据公开资料,郎永淳1995年进入央视,开始主持午间节目《新闻30分》,期间多次主持央视大型新闻专题类直播节目。2011年9月开始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担任主播。2015年9月2日,从央视离职。
令大家惊讶的是,郎永淳突然离职了,因为他深爱的妻子吴萍患了乳腺癌。郎永淳为了照顾她,选择去了美国,目前一家人在美国休养。还有陪伴儿子留学,据说妻子的康复状态也算良好。
在大众的印象里,他是一个严肃认真的新闻主持人。在私底下,妻子认为他是一个细致幽默的好男人。
但是,想不到他今天醉驾了,有点难以置信。不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六个月的拘役。
记得在一个采访中,郎永淳说过:我属于那种酒量不大,但“豪气冲天”的那种,“酒胆”很大。
看到这里,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朗永淳喜欢喝酒啊!也许他是因为妻子的病情而苦恼借酒消愁,也许是因为他的心情苦闷,只能把自己灌得大醉......
但无论什么原因,都不是他醉驾的借口。每个人都不能只顾个人的喜好,而置其他人的生命于不顾。如果你违法乱纪,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希望他能像高晓松那般,利用禁锢的日子反思自己的过错,下不为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豚的窗户,做做情感咨询,记记温情故事的小驿站。
这是一件很普通的刑事案件,觉得没有必要放大化。醉驾入刑已经实行多年了,也很多普通老百姓因为触犯了这个法律,而接受了应有的惩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是他们这些新闻人最喜欢说的大道理,小孩懂,是人都懂了。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有人还真的都是平凡人,一不注意,就很容易撞上枪口了。
我不明白这些年,总是放大一些明星或者公众人物的这些缺点,用意究竟何在?是为了黑他们,让他们永远不能翻身?还是为了给年轻人一个警示呢。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很多什么明星吸毒、明星醉驾这样的新闻出来之后,堆积在一起,年轻人收到的信号却是:他们那么厉害都这样了,何况我们呢?更加觉得肆无忌惮了。
因为他们曾经就像年轻人的偶像一般存在的,现在偶像都犯错了,大家都觉得自己就算犯错也是有人陪的了。所谓那个教育的作用其实非常甚微的,只不过是某些媒体涨流量罢了。这就是现在新闻和宣传广受诟病的原因所在了。
记得醉驾这个条例一开始的时候,高晓松也是这样铺天盖地的新闻想压死他。后来他出来了,竟然可以比之前还火了。除了他原来就有的才华之外,这个醉驾的标签更是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全国人民马上认识了他。
我不知道这是否属于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呢?反正,郎永淳的事件,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个别案例。被这样放大化,他年纪也还轻,转型转得好的,估计就是下一个高晓松了呢,我们看别人什么笑话,还是回屋去吧。
1、醉驾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先来看一下,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目前,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
公安部门在查到郎永淳醉驾后,马上依法作出了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一方面说明执法部门的效率极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不管你是央视名嘴也好,还是普通老百姓也罢,只要是触犯了法律就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任何的侥幸心理和行为,都是不存在的。
2、在这件事情里,郎永淳作了一个很坏的表率。
“央视名嘴”是属于公众人物,身为公众人物,他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形象以及自身所会带来的影响力;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他的形象还是和央视挂钩的。
眼下因为他的醉驾,成为网上的热点;不得不说,他是作了一个很坏的表率。
可能喜欢他的粉丝会感到失望,觉得和自己心目中一直以来正面阳光的形象不符了;也可能有些年轻人会以他为坏的榜样,觉得连郎永淳都醉驾的,自己喝几口酒驾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说,作为公众人物,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要知道自己既然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当然就承担着相应的社会引导义务。
3、酒驾醉驾都害人,劝大家千万不要沾边。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少喝两口开车不会有事;事实上如果真的等到出事的话,可能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就都毁了。所以以这事件为鉴,远离酒驾醉驾的害人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