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个问题,农业专家和广大种植户想了很多方法,如多层膜保温、电灯补光增温、电热线加温、热风炉加温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暴露了其中的很多缺点和不足。简单的方法就是“自然”加热法。所谓的自然加热不是平白无故温度就升高了,而是由于无名英雄的辛勤工作,这个英雄就是发酵剂。 具体方法是:在整地、作畦或作苗床时,在土壤中填充牛粪、猪粪、新鲜垃圾、厩肥以及粉碎的秸杆、稻草,然后加入适量发酵剂,最后再填埋菜园土,这发酵剂中的微生物就可以利用原料工作了。这些原料可以缓慢的释放的热量,逐渐提高土壤和空气的温度,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保持棚膜清洁,增加进光量 棚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当阳光透过棚膜进入棚内时,由于“温室效应” ,使一部分光能转化为热能。而棚膜上的水滴、尘物等对棚内光照条件影响很大。据观测,棚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 20~30% ;新薄膜使用2天、10天、15天后,因沾染尘物可使棚内光照依次减弱14% 、25% 、28% 。可见,保持棚膜清洁,有利于增加进光量,提高棚室温度。
燃放沼气 在塑料大棚内燃放沼气,可以增温补气(即补充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据在大棚黄瓜、番茄、青椒、菜花等蔬菜上试验,一般可增产20~40% 。
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一般可使10 厘米处地温平均提高2~3℃,地面最低气温提高l℃左右。同时,由于地膜不透气,可抑制水分蒸发,减少浇水次数,间接提高地温。
起垄栽培 高垄表面积大,白天接受光照多,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多,因而升温快。但垄不宜过高、过宽,一般以高15~20 厘米、宽 30厘米左右为宜。
大棚就是用透光不透风的塑料减少对流传热,而不影响辐射传热。白天阳光辐射来的热量就积攒在大棚内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