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端午节,一块只有巴掌大的火箭残骸从天而降,打在正在屋外的水塘边嬉戏的女儿头上。这个15岁、正在上初二的优秀学生,成为当地有据可查的唯一一个被碎片砸死的人。刘荣喜将女儿葬在了离家很远的一座山里,据说,为了怕妻子去坟前伤心,他至今都不让妻子知道具体位置。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带上儿子去扫墓。闲下来的时候,当过老师的他会从柜子里翻出女儿的照片看看,或者给眉清目秀的女儿舞文弄墨写篇纪念文章。这个当过很多年兵的矮小男人,对国家还保留着军人时代的忠诚,只是,前不久当地电视台报道绥宁回收残骸的事迹时说过一句“从未有过伤亡”,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悲伤:“我的女儿明明是牺牲的,他们怎么就不认账了呢?”天降的碎片砸毁了很多东西。住了几辈人的老屋和辛苦经营了几年的果树,在这些呼啸而来的碎片面前不堪一击。曾有一块碎片掉在黄光财附近,他站在铁块砸出的直径足有5米的坑前,讲起当天的情景,仍然满心恐惧。它“像一个巨大的炮弹,掉下来的时候还是红的,像火一样”,把他的妻子吓得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每次碎片降落前,当地都会有宣传,并提醒人们疏散。但他们无处可逃,只能看着天,期待着它们不会落在自己头上。对残骸,他们怀着恐惧、忧虑和埋怨,却也无奈并因此坦然。“我们生在这里,又能逃到哪里去?这就是我们的土地。”一个农民这样说道,他选择了最古老的方式来解释:这就是命,躲不了的。
有个纪录片,叫做《天降》,讲的就是湖南绥宁作为火箭残骸掉落场的事。因为从西昌发射的火箭,大部分残骸,都是掉落在这个地方的。每次要发射火箭,上面都会通知当地的老百姓,然后大家半夜爬起来,防备被火箭残骸砸死。每次发射都有几十上百块残骸,砸破了房子的,砸死了牲畜的,砸坏了庄稼的。还砸死了一个小姑娘。因为威胁生命,所以无论是什么时间发射,都要注意躲避。每次残骸落完了,军方人员就会来到这里处理协商,回收残骸。当地村民也会讨价还价,要求赔偿。2008年委星发射中一块上百斤的残骸回收价格是100块钱,砸到庄稼地里农民们挖出来的补偿款是200块钱,砸破住宅屋顶的赔偿款是2000块钱,90年代砸死人赔了4万块。
张赞波09年出品纪录片《天降》,16年有一个新版本。具体内容上面都讲了,讲火箭发射残骸掉落的事情。不过国内看不了,要科学上网,去油管看。总体来说就是个琐碎的纪录片,只不过题材敏感了些。张赞波另有一部15年的片子《大路朝天》,油管上也没有,资源比较难找。讲的是在高速公路工地上的事情。张赞波把拍这部片子时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大路》,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也蒸发了,不过网上有不错的资源。这本书非常有意思,讲述了各种星辰大海背后的狗撕猫咬,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