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小县城,是安逸,是快乐,还有知足。当然这只是对于我这种没有人生远大目标的人来说就是这种感觉。
除了现实的因素,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没有像在家乡这么亲切。再加上宝宝就是在这里出生的,这也让我更留恋这个地方。
虽然这里薪资水平不高,但消费水平也不高啊,如果你有一技之长或者踏实肯干的毅力,过得有滋有味是很容易的。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小县城有小县城的好,如今城里人来我们乡下吃喝玩乐的也越来越多,他们就欣赏我们乡下人的质朴,喜欢乡下的环境和无公害果蔬。
社会发展的真快,转眼间,记忆里那个小县城已经变了样子,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没有城市车水马龙的景象,可是每一盏亮着的路灯总能通到家门口,让你找到回家的路。
虽然是小县城,可是各种经济产业都在朝全国全世界发展,央视对家乡的大力宣传,世界猕猴桃大会的顺利闭幕足以说明小县城也是不甘落于人后的。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孕育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产业。
每年的西北苗木交易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城市的绿化,我们没啥说的,可荒漠地区的植被皆是我们家乡的种苗,能为国家做点贡献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生活在这里,没有职场的竞争,只有大家为了富裕生活团结而努力;没有太多高楼大厦,但出门就有邻居说说笑笑也不寂寞;这里没有地铁,但也有滴滴;没有沃尔玛大润发,但想买的物品也是应有尽有。
在这里,我真的很满足,我是一个妈妈,我是一个想要教育好孩子的妈妈,想要教育好别人家孩子的老师,我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但我在这里生活不代表我没有追求。
人的追求无关时间地点,只要自己对得住自己的内心,对得住每一个信任自己的人就行。我还想再说一句,在小县城生活,我真的很快乐,很满足。
有的人喜欢追求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有的人喜欢小城市的安逸祥和。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都不同,在小县城生活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觉得小的地方很安心,也没有什么大的压力。还有一种就觉得没有发展,经济太落后。
我姥姥家是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那里,我妈妈在那生活了十几年就来到了我家生活的城市,当时是我妈妈家的亲戚在我家的城市,我妈妈来了之后,就决定不回去了,那时候的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是属于落后的阶段,我家这边都不是特别好,更何况我姥姥家那边了。
我妈妈来了我家这边,感觉比在家里好很多,家里的县城太小了,她那时候很年轻,遇到大一点的城市肯定是不愿意回去,当时我姥姥在家里那边给我妈介绍了几个条件还不错的。
但是我妈妈不想在那呆了就嫁给了我爸爸。人到中年,我家三口人每年都会回我姥姥家,我妈妈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县城了。觉得生活的安逸,不会像在我家那样有生活的压力。
在一个小县城生活,消费水平虽然低,但幸福感却很高,每个人出去挣些钱就够花了,我姨她们都在县城里生活,房价还不贵,我每次去我姥姥家,我都很喜欢。
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现在在小县城的人,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都没有了。
像我的大学同学,她的家里是小县城的,她们地方的学生很少回县城工作,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县城工作没有什么发展空间,想去逛街啊,出去和同学聚会啊都没有什么好的地方。
而且县城里也没有什么人了,就比如人有什么突发的疾病,去看医生都没有好的医院。
所以有的人也不愿意在小县城待着,人各有志,每个人的志向都不一样。只能说不管在哪生活,开心最重要。
我可以用两个词概括,节奏和安逸。
在县城一个楼房,南北通透,采光好,地段好,楼层好,八十平的房子要30万左右。而在一二线城市呢,八十平米的房子是非常慎重考虑吧,地段不好的也要个百八十万的。
在县城你出门买菜只需要十分钟,三口之家一顿饭只需十元钱,上班族中午休息还可以回家吃饭。反之,看看我们打工者现在的生活,买菜去超市走好久,甚至需要坐地铁,买个菜不得个三四十呀,就别说中午休息了,晚上下班得走个一个小时左右能到家吧。
在县城一个月两千元的工资,每月还能有存款,可在北上广深的工资呢,一月五千元拿出来都觉得没剩什么了。
这是生活上,县城完全就是优质生活,一应俱全,什么都有,叫外面可以送到家,出个门打车也就五块钱能走好几公里。
县城生活很安逸,没有城市的喧闹,也没有向一二线城市竞争力那么大,节奏也不快,县城同样的有富二代,官二代什么的,每个人想要的生活不一样而已。
县城里的人比较实在,因为圈子比较小,大家互相都认识,所以关系网这块比较发达,什么事情都可以托关系找到人,办事很快,不像城市别说托关系了,就是找个办事的人都费劲,不拖你个三五天或者15个工作日你都不敢相信办事这么快。
县城里想看个新上映的电影,没有团购,可以直接购买,才20元。我们平时想看个新电影经过团购还得70、80元吧。
这就是生活差距,县城什么都有,不比一二线城市差到哪去,你在城市都不一定有县城过的有品味,有格调。我再县城长大,现在在深圳,觉得家里生活无压力,享受生活还是可以考虑县城的。有山有水有树林,空气清新,没有雾霾。
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其实还是一件挺惬意的事情,没有那些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同样,压力也比在大城市减弱了很多。
我家就是在一个小县城里面,虽然不繁华,也没有太多美景,每当回到家的时候想出去逛逛时,也就只有那几个固定的活动场所能让我们出去约个会,都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出去打发时间,但是吧,小县城的好处也体现在这方面,没有太多外在的东西吸引你,能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例如陪父母说说话啊什么的。邻里关系也很和谐,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要说一个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相比大城市的高楼林立,钢铁森林小县城的环境会更有人情味一点,抬头就能看见蓝蓝的天空和连绵的山脉,这种感觉是大城市体会不到的。
不过要是那些还在上学的小孩还体会不到这一点吧,他们还没真正体会到家乡外面的大城市有多竞争激烈,以往的了解都是从书本上看来,或者是片面的一方面。
所以,就像以前的我,生活在这种小县城里面,不懂“民间疾苦”,以为这一方小天地就是整片天下,或者以为外面的世界也是这样的环境,没有提高自己能力的意识,也没有竞争的意识,导致刚走出家乡那片小天地时总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做什么。
其实,说白了,从小生活在小县城里面的孩子,例如我,以前的生活就是有点太过单纯,以至于养出来的孩子甚至有点“单蠢”。不过这种简单的生活环境在某方面来说能称得上也是一种财富吧,能有一颗赤诚之心也是不错的事。
其实这是一种特别幸福的体验,因为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我的故乡就是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在那里人们都特别的亲切,正是因为小所以大家都认识每次出门也都会碰到熟人,然后城里的任何地方就算闭着眼也能走一遍因为太熟悉了,而且如果我认为县城比较小的话风气就会特别好大家就特别和蔼。
在那个时候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在吃完饭之后去广场玩一会儿,然后那里小孩子们就在哪玩旱冰或者买小吃糖之类的,大人们就在那里跳跳广场舞或者广场放电影的那里看会电影这种生活给人一种平淡的安稳感,特别的幸福而且那时候的我也是最无忧无虑的,我们的县城虽然很小但是也算是样样俱全有特别多的好吃的也有卖各种漂亮衣服的地方。
想吃了或者想买衣服就会去那个固定的地方,大家都几乎就认识了价格也就特别的便宜而且也有很多亲戚就在里面,而且那个时候的生活也特别的悠闲因为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压力,不会让大家为了生活一天天忙忙碌碌的累死累活还不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而努力。
我从小就感觉那种生活特别的舒适,那个时候虽然说没有什么梦想但是也确实让我感到了在这个县城的踏实,而且一到过年的时候街上都会布置的红彤彤的街里也都会吊上灯笼,店里也都装饰得特别的喜庆一出门都是熟人在买瓜子、糖或者对联孩子就会特别的高兴我也就会叫上我的朋友们一起去街上玩,晚上就在广场看烟花我们也拿着那种手拿的烟花放。
我以前一直以为在小县城里面生活,一定是一种非常落后的状态。后来由于我居住的地方离一个小县城非常的近,它就在我所生活的城市附近,所以我有机会经常去县城体验,我的感受就是两字:安逸!
首先我说交通吧从县城发往我所居住的城市的班车,就有三条线,每条线每天都是半个小时就发一班车,而从县城到我所居住的城市,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市中心,所以即使去城市里面办事也是非常的方便的,票价也非常的便宜,只有四五块钱。
再说购物,我附近的这个小县城现在大商场大的超市,就已经有不下十家,而里面所卖的货物价格,并不比城市里面的贵,而且有些肉菜类的食品,比城市的超市里面还要新鲜和便宜。最让我惊奇的是里面的服务人员态度,比大城市里面的服务员态度还要好,还要真诚亲切。
再说到吃,各种各样的饭店都非常的齐全,从小天鹅到肯德基,一应俱全。就是县城里面本地的饭店,价格也都非常的实惠,菜量也都非常的大,味道也一样非常的好。
还有住的问题,现在这个县城里面从别墅到小高层,到普通的居民区也都是应有尽有,一点儿都不比大城市差,我觉得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宁静安稳的生活也可以体会到便捷,所以我现在真的觉得在小县城里面生活一点儿都不比在大城市里面差,既可以享受小县城的宁静,又可以享受大城市的繁华,因为想去大城市的时候,自己开车几十分钟就可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