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贝是个临界值。超出了就影响听力。2008年实施的《社会生活环境噪音排放标准》,规定,白天夜间的噪音值分别不得高于40分贝和30分贝。建设部则于1999年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内的允许噪音夜间小于40分贝。”两部标准有差异,但很明显,40分贝是家里一个最低标准。
而在室外呢?普遍认为60分贝是一个临界点。声音超出这个范围就开始影响人体。
20~40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
40~60分贝:带上耳机能听见别人正常的交谈声音。
60分贝以上:戴上耳机听不见外界声音, 属于吵闹范围了。
70分贝:感觉是很吵的,开始损害听力神经。
90分贝以上:人耳受不了,使听力受损。
睡眠时,突然的噪音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
《青岛晚报》2010年9月26日报道。
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颔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推荐:非常有效的耳部保健操。
不要过长时间使用耳机。当你经常使用mp3,mp4或mp5用耳机听歌或看视频的话,切记不要将音量调的太大,更不要长时间地使用,因为这样会使你的听力下降,如果想长时间使用,可以不使用耳机。
过度的疲劳和精神紧张,都会引起内耳缺血,影响听力,如恼怒、动肝火等。平时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郊游、清晨散步、打太极拳等,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血液供应,延缓器官衰老。
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所以,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