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信崛起以来,彩信这个词听起来就好像特别遥远。以前的彩信,在聊天工具匮乏的时代,其作用主要用来发图片,费用贵不说,消息延时也是一大弊端。而现在的彩信,收到的频率已低到一些人完全想不起来,就算收到也多是广告之流,从目前看来,彩信这一功能虽未被完全取消,但已被逐渐边缘化。
几年手机的发展非常的迅速,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到如今的智慧手机,这中间的间隔时间非常短,而在这期间,手机的硬件、软件都在不断的更新,还有些我们很熟悉的设计同时也在慢慢的消失,比如可拆卸的电池。当然了,一些功能设计的取消是为了更好的给新功能让路,未来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手机的设计将原来越简洁,越来越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着全面屏手机的兴起,各大手机厂商都在费尽心思想把全面屏做到最“完美”,手机的外在设计能减则减,特别是面部识别和屏下指纹技术的发展,前置按键的取消也变的不无可能。比如iPhone X就砍掉了Home键,采用了面部识别技术;还有vivo X21也取消了前置按键,采用了屏幕内指纹。
充电接口,充电接口的取消完全得益于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早在三星Galaxy S6 edge开始时就支持无线充电,但是面世多年,至今仍然不温不火。究其原因还是充电转化率问题,加之其所支持的设备也是有限,而且现在快充也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这跟龟速的无线充电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用户也不会为其买单。
自苹果去年发布iphone7取消3.5mm耳机孔开始,不少的国内厂商都开始跟风取消耳机孔。对此,用户大多持反对态度,好好的一个耳机孔就这样被取消了,还让不让人好好听歌了?更让你难以接受的是,取消耳机孔之后,不能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用耳机听歌,除非手机支持无线充电。
虽说现在仍有一些智能机会给手机配备内存卡功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智能手机配置越来越少。如今许多高配手机都会拿内存来做分水岭,越高内存的手机,其价格也随着内存的增加而水涨船高。以前几十块就可以扩展的内存,现在可能需要更高的价格才能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