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像饥饿营销,但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它。记得早前看到有两个类似的问题,问“为什么穷人更喜欢买买买”“穷人为何更喜欢购买奢侈品”。其实很好解释,喜欢买买买是解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喜欢买奢侈品是满足虚荣心。而这个双十一“买买买”的1207亿元,我倒也是贡献了一点儿,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买了眼下正需要的厨房电器和羽绒服。真心说这数字的巨大只能说是全年我们花费的更少了,尤其除了吃喝之外在实体店消费的少了。
而我所在的大城市来说,由于小商品市场的搬家,连早市卖针头线脑的大叔都跟着转业了,而像我妈妈一样的中老年人想要买些小东西,除了路边小野摊儿就是找儿女网购了,当然以我网购来说就偏好选择像批发市场一样的店家,最好从剪刀胶水到针头线脑再到床单布艺等等能一站式购齐,而运费又会因为购物满99或者158元而减免。
那么这些是电商带来的方便和不便,当然更多的冲击还是给那些实体经营,因为从无到有的电商,曾经“一锤子买卖”的柜台变得难做了,当然他们也不甘心眼看着狗狗和猫猫吃干净市场,他们做的是线上线下一体,就像我之前在某超市看到了和猫猫合作的扫码购物,苹果商城也接纳了支付宝,再有快餐店的扫码支付,还有奢侈品的退出二线城市的同时做起了云端销售,这都是对于互联网崛起还有网商发展的一种适应,和自我改善。
所以,1207亿不再像几年前的300亿那样让我们吃惊了,因为网络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而我们除了互联网崛起可以高兴还有一件事情可以高兴,那就是“信任感”的增加,这种通过图像交易的模式,甚至跨全球的“手递手”交易让我们的“信任”变厚实了,这是比数字更让我们应该高兴而动容的。
首先还是应该恭喜天猫在双十一取得的成绩,毕竟作为一个网商品牌,能把互联网买卖做到如此规模,能把双十一做成一个节日,能让双十一的营业额让全世界为之感叹的阿里天猫,确实值得让人敬佩,让人赞叹。
不过,1207亿元或许并没有那么多,问了身边的朋友,有几个人说,在双十一天猫购买了,不过都是用的红包,购物券,自己并没有实际掏出过费用,也有几个人坦诚,自己在双十一购买的商品,一半的费用都是红包,也就是天猫或者是商家本身的支出,由此可见,1207亿的成交额或许阿里天猫自己掏出的就不少,而商家本身掏出的越多,那成交记录毫无疑问越高。
当然,双十一成交额的增加从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网络生活网络购物等的进一步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很多人动动手指就购买到自己的想要的商品。前几年,大多数的消费群体还是国内的一线城市或者是准一线城市,如今,随着快递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购物逐渐在各个群体和各个中小城市普及,同时海外交易也加入了双十一的节日氛围,增加了双十一的订单和销售额,
一方面,是网购越来越热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是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有能力购买更多的商品。当然,1207亿是不是真实数据,想必只有马云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商家刷单的虚假交易呢?
不过要承认的是,现在双十一真的很火。我身边一些同学还有特意等到双十一这天购物的。而且,双十一预热时间也比较长,各大商家在双十一之前都拼命预热,发红包宣传自己,引流等等,所以,到双十一这一天有这么大的突破也不奇怪。
双十一,的确有优惠的,不过也有一些弄虚作假的,尽管最近几年双十一的“黑幕”曝光了不少,但是人们的购物热情却只高不减,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在于人们已经将双十一看成了一个节日了。节日最重要的就是参与感,当双十一慢慢演变成为一个网购狂欢节的话,东西到底降价了多少就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参与到其中去。
就像身边很多朋友其实都知道优惠不了多少,但是在双十一这天看到很多人都在买买买,就心痒痒,然后和容易就控制不了自己,一不小心就败家了。
当然,双十一狂欢归狂欢,理性消费也很重要,不然就要吃土了。
买买买,14年15年没有参与双11抢购,今年剁手了,想想这1207亿里有自己的功劳,就有点小激动呢!当然最多的感觉是肉疼,毕竟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双11没买到的,双12再战……剁完这只手,再换另一支。网购时代,我们需要的敢于消费的精神。淘宝什么都有,只要下个订单,快递两三天送到跟前。
双11战绩呈现一年比一年高的业绩,也是说明了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无论双11物品再怎么打折和便宜,人们没钱也不会一直买买买啊!
实体店在网店的冲击下似乎越来越不怎么受众度高了。就拿农村来说,都有农村淘宝的存在。就说淘宝的深入度狠不狠吧!
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我们该感谢它带给我们的便捷。而且新生了快递这一产业,也算一个产业链的流通。1207亿的背后是多少快递啊!感觉快递又要爆了。
在未来的几天内默默等快递吧!双11单身狗的你让购物来填充寂寞的心,有对象的你就让心爱的他来清空你的购物车吧!
如今,随时随地的,拿起手机就可以买各种东西。网购时代,各种网购平台的诞生,对于经历了几年的双十一模式来说,这样的大数据,也不稀奇了。
就1207亿的数据来看,我认为还是有很多的“水分”存在的。一方面,淘宝官方公布的数据,只是表面上看到的,没有具体的明细,难以信服。即便有明细数据,淘宝后台都是可以控制的。不免有点“黄婆卖瓜”,自我吹嘘的嫌疑。为了也是达到推广的效果,扩大淘宝的名气罢了。另一方面,关心数据的同时,大家也要关心成交率。盲目集中在双十一一天的时间内,来购买的东西,后续必然还有一大波的退货潮。并不是真实数据的体现,影响到最终的成交数据。
想买就买,何必要苦苦只等一天呢!天天都可以是双十一。另外,我还担心的是,过了那天之后,就是“度日如年”的等待了,快递爆仓,物流压力巨大,增加了快递损害的风险,加大消费者的烦恼。
淘宝需谨慎,且买且珍惜!感谢背后支持马云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