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问题,收藏圈儿有句话“只要买对了,就没有买贵了”,这句话不是很客观,但是也算是所言不虚。问题是如何确定自己买的东西是对的?目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事儿,收藏圈儿乱,乱到没有一个人能确定一件瓷器到底是对是错,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南他说北,一件垃圾成国宝,国宝说成豆腐渣。这种状况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落后有很大关系,无非就是争夺话语权。关键还是利益冲突。所以我一直建议我的朋友,不要轻易涉足收藏圈儿,为什么?说实话,收藏瓷器,也算和艺术沾边儿,玩儿艺术,不仅仅需要兴趣,时间,资金,更需要天分。没天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何况还有无法统计的陷阱等着你,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伪专家,国宝帮害人呐!如果真想玩儿,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多看,少买,多看真品,选对人,入对群。至于什么财力,魄力,那都是后话。
收藏价值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认识,不是所有的老物件都有收藏价值。一件唐朝的夜壶,即便再过几百年,他还是一件夜壶,上不得台面。当然,如果是杨玉环用的,也许能另说。这话说的有点儿玩笑了。不过事实就是如此。所以,请牢记一点,任何有价值的收藏品,必须在当时就有价值,被很多人所喜爱,这是一个标准。作为瓷器来说,民国时期的民用杂瓷,再过五千年,最多只有研究价值,收藏价值就别提了。所以,这就涉及到收藏中国瓷器的第二个问题,别进垃圾堆。
元代时期和明代永宣官窑青花只要是采用苏料绘画烧制的瓷器。唯一的特征就是青花纹饰呈凹陷吃胎特征。铁锈斑,锡斑晕散。这个毋庸置疑。如果青花纹饰没有凹陷吃胎特征,那百分百确定是国产青料或者现代化学青料。元代青花瓷器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采用撒布法干粉施釉工艺。干粉施釉特征是白釉部分釉下面没有气泡,青花纹饰部位釉下面有稀疏的小气泡。另:老青花瓷器由于采用的是矿物料,加上年代久远,所以老青花瓷器纹饰都有下沉特征
收藏是人的本性,是历史文化的情结,是社会的心理。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当今政治稳定,经济腾飞,文化昌盛。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收藏热。至今方兴未艾,且如火如荼。古代瓷器的收藏是收藏界的主流。全面观察看造型,认真上手掂重量,细审表现看釉面,检查胎足看老化,辨别纹饰看风格,审视款式看时代。这些是瓷器收藏一般的经验和程序。
注意瓷器的考古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区别。汉代陶器肯定没有清代套瓷更具观赏性,因为年代久远,除了技术进步的原因,还有审美迭代等原因,越是近代的瓷器越符合现代普遍美学。汉代的瓷器不美但是少,对研究当时历史文化更具考古价值,所以要兼顾这两方面的平衡,你家博古架上放个汉陶和青花就知道区别了。
所谓永远现代的瓷器是指,通过眼学鉴定会发现很多毛病,眼学鉴定是聖化古人,神化造仿者,只要器物有一点不对就一票否决,打为仿品。因为即使再过一百年,瓷器虽然老了,有一点不对的地方还是不对,这件瓷器就永远现代了。说穿了眼学鉴定方法并不是鉴定真赝,而是鉴定好坏,当然收藏一定要收藏好的。





